联想展示近200项AI创新成果,全面推动“人工智能+”行业落地

联想展示近200项AI创新成果,全面推动“人工智能+”行业落地

8月27日,2025联想集团创新开放日正式拉开帷幕。本届活动以“创新ING 热AI进行时”为主题,联想集团集中呈现了近200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及相关终端产品,系统展示其在“人工智能+”实践中的多项突破,标志着企业正式迈入AI技术的大规模“价值兑现”阶段。此次开放日凸显了联想构建的一套完整、可部署、并可灵活扩展的AI交付体

以高质量数据“喂养”AI,提升模型智能成行业新焦点

以高质量数据“喂养”AI,提升模型智能成行业新焦点

在人工智能领域,数据的质量正被视作决定模型“聪明”程度的关键。8月28日,一场以高质量数据集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在贵阳举行。与会专家从学术界和企业界角度,就数据安全制度构建、技术防护手段升级与治理模式创新等议题展开讨论,为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提供了思路与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世忠在发言中指出,我国在大模型训

以人工智能驱动科研革新,构筑智能科学新生态

以人工智能驱动科研革新,构筑智能科学新生态

人工智能(AI)与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正引领一场影响深远的科技变革。我国在“AI for Science”领域积极布局并持续加大投入,其战略方向与发展蓝图正逐步明晰。近期,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计划,以加快科学发现节奏,率先构建以AI为核心的新型科研与研发

全球首创!我国自主研发脑机接口技术实现脑深部肿瘤精准定位

全球首创!我国自主研发脑机接口技术实现脑深部肿瘤精准定位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成功开展了全球首例基于植入式微电极阵列的脑深部肿瘤术中边界定位临床试验。该突破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临床脑机接口技术在神经外科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有望显著提升脑肿瘤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脑深部肿瘤,如神经胶质瘤和脑转移瘤,因浸润性生

AI科学家系统崭露头角,全球科研范式迎来深层变革

AI科学家系统崭露头角,全球科研范式迎来深层变革

近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微生物学家何塞·佩纳德斯与其团队耗时近十年发现了一种新型细菌基因转移机制,揭示了超级细菌通过获取病毒尾部结构实现进化的路径。然而令他惊讶的是,谷歌于今年2月推出的“AI联合科学家”系统,仅用两天时间就独立验证了这一尚未正式发布的发现,并提出了多个科学假说,其中包括一项研究人员未曾设

荣县成功举办人工智能教育展示活动,县域科创人才培养迈入新阶段

荣县成功举办人工智能教育展示活动,县域科创人才培养迈入新阶段

8月23日,自贡市2025年人工智能专项赛荣县展示活动在荣县成功举行,主题为“智启未来 AI育无限”。该活动由荣县教育和体育局主办,既是对即将到来的市级竞赛的一次预热和演练,也体现了荣县在人工智能教育推广和科创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系统努力。现场来自全县多所中小学的114名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习

国务院部署“人工智能+”行动,明确三阶段目标与六大任务

国务院部署“人工智能+”行动,明确三阶段目标与六大任务

国务院于8月26日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在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迈出关键一步,首次系统提出该行动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与发展路径。作为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和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自“人工智能+”在今年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后,这一战略进一步上升

量子科技开启新纪元:中国多城布局抢占战略制高点

量子科技开启新纪元:中国多城布局抢占战略制高点

全球量子科技竞争加剧,中国形成三大创新枢纽2025年迎来量子力学理论提出一百周年,联合国将今年定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以此致敬这一深刻改变人类认知的科学革命。当前,量子科技正经历从理论突破、技术验证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发展,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领域。中国以合肥、北京、上海为核心,初步构建起与美国和

世界首台660MW“W”火焰锅炉机组投运,我国煤电清洁技术获突破

世界首台660MW“W”火焰锅炉机组投运,我国煤电清洁技术获突破

国家电投集团近日宣布,其贵州金元织金异地改建项目2号火电机组已于26日24时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使用。该机组容量为2×660MW,采用“上大压小”建设模式,运行参数全部符合设计要求,环保表现优于超低排放标准。此次投运的机组搭载了全球首台660MW超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实现了无烟煤高效清洁燃烧

激发创新活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激发创新活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汇聚资源破解难题面对创新过程中的资源瓶颈,不少企业通过新型研发模式找到突破口。以青岛一家环保科技公司为例,该企业通过云端平台发布技术需求,迅速匹配高校科研团队,成功推进产品迭代。近年来,各地积极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多元要素融合,助力中小企业突破“不愿创新、不会创新、不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