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传统米粉产业 中国特色小吃加速走向世界
在广西柳州举办的2025中国米粉企业产需对接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将传统米粉这一特色小吃打造成为现代化大产业,并推动其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本次大会作为国际米粉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环节,汇集了120余家米粉生产及设备制造企业。展厅内香气四溢,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常德米粉、水城羊肉粉等各地特色米粉同台展示,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中国米粉文化画卷。
智能装备展区成为全场焦点。一款能够进行语音交互的智能售卖机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这台由来宾市桂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设备,可根据顾客指令自动完成点单和烹煮,仅需两分钟就能制作出一碗地道的柳州螺蛳粉。企业负责人透露,该设备已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并能烹制多种类型米粉,在展会期间已与多个省市客商达成合作意向。
这款智能设备的发展历程,正是科技推动米粉产业升级的生动体现。自2014年袋装螺蛳粉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这碗小米粉已串联起覆盖农业、食品加工、电子商务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达数百亿元,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螺蛳粉成功经验的带动下,广西各地正积极推动本地特色米粉产业发展。桂林米粉加大推广力度,南宁老友粉推进标准化建设,防城港发布海鲜粉地方标准,玉林市则着力打造牛腩粉产业体系。
业内专家预测,2026年将是中国米粉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之年。桂林花桥荣记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超指出,当前中国米粉在海外市场潜力巨大,但普遍存在“有品类无品牌”的状况。他介绍,通过研发小型化即时鲜榨设备,企业成功解决了米粉保鲜储运的技术难题。除了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国际化运营能力也是产业“出海”的重要支撑。
为助推产业发展,柳州市依托高校科研力量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制定面向国际市场的团体标准。在国家层面,已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政策支持体系,将米粉加工业纳入重点发展规划。各主要产区也纷纷出台专项计划,通过资金补贴支持智能化改造,搭建产学研平台,推动“技术+市场”双轮驱动,为这一传统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更多文章
-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科技创新与股市回暖提振信心
国际媒体近日关注到,随着中国科技产业持续突破与资本市场表现强劲,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显著提升,外资正掀起新一轮对华投资热潮。1.科技突破,投资者“害怕错失”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成为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陆续推出自研AI大模型,寒武纪等芯片公司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进展,这些突破增
-
科技赋能传统米粉产业 中国特色小吃加速走向世界
在广西柳州举办的2025中国米粉企业产需对接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将传统米粉这一特色小吃打造成为现代化大产业,并推动其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本次大会作为国际米粉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环节,汇集了120余家米粉生产及设备制造企业。展厅内香气四溢,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常德米粉
-
东莞智能终端产业图谱:数据解码万亿级集群创新密码
在全球科技巨头相继发布新品的九月,智能终端产业再度成为市场焦点。而支撑这些创新产品从概念走向现实的,正是东莞这座隐藏在全球智能终端制造网络背后的重要城市。合合信息旗下启信宝近期发布《全国产业集群大全》东莞专题,从数据视角揭示这一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电子信息产业汇聚超2.5万家企业东莞构建了一个由专
-
长虹亮相科博会:熊猫AI与硬核科技的双重奏响
在四川绵阳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长虹控股集团以独特的“熊猫AI智能家电”与“硬核科技成果”双线展示成为焦点。这一设计既展现了科技为日常生活带来的温度,也凸显了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的实力。步入展区,“熊猫AI快乐生活”主题入口以全息投影再现大熊猫在竹林中嬉戏的场景,吸引众多观
-
人工智能步入现实:2025云栖大会见证AI规模化落地
为期三天的2025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落下帷幕。尽管官方统计参会人数超过12万,但现场熙攘的人流、密集的新品发布和琳琅满目的实体产品,更直观地展现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已从演示文稿中的概念和宣传片中的愿景,蜕变为可触摸、可体验、可感知的实体存在。这一变化让众多科技爱好者感叹:在屏幕上“悬浮”多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