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认知教育:AI时代如何培育下一代核心能力
在GET2025教育科技大会上,猿编程创始人李翊提出关键议题:当人工智能日益普及,教育应如何转型以培养下一代的核心能力?他认为,重点需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转向对儿童认知体系的系统性塑造。
“未来人人都会使用AI工具,但能否与之高效协作却取决于更深层的能力。”李翊指出,这种协作能力不仅要求理解技术原理,更依赖于个体认知水平的全面提升。
基于此,该机构将课程理念升级为“四维体系”,涵盖认知根基、复合思维、内在驱动及跨学科融合。李翊阐释,编程教育不仅是技能培养,更是为青少年构建认知发展环境,形成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
在知识触手可及的时代,人类的认知结构、思维模式与心理状态成为教育的关键。李翊将基础认知能力比作计算机的核心处理器,强调其可通过训练强化。他指出,当前青少年专注力不足的症结在于前额叶发育尚不完善,而编程过程中持续的调试与反馈,能有效锻炼认知“肌肉”。
针对青少年心理建设,李翊特别强调成就体验的重要性。不少学生因持续压力导致自我认同感降低,而编程通过低门槛的即时反馈——如简单代码实现动画效果——让学习者在不断获得微小成功的过程中建立信心,形成积极心理暗示。
在能力培养层面,复合思维与学科融通构成未来竞争力的核心。现场展示的学生作品中,智能夜灯和太阳能装置既体现了“感知-决策-控制”的技术逻辑,又融合了多学科知识。李翊举例,学生在解决传感器抖动问题时,会认识到理论公式与现实世界的差异,这种实践认知是课堂难以传授的智慧。
为实现智能教育普及,该机构已建立涵盖家庭与校园的双轨产品体系,服务超800万学员,覆盖全国4500多所学校。新研发的智能学习套件集成大模型技术,配备多种感应与控制模块,支持学生完成从智能车到家居系统等综合实践。
2025年6月,机构与顶尖高校联合启动专项研究,探索编程教育对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影响。此次大会上,其教育创新实践获颁“教育品牌影响力奖”。
“人工智能虽在特定领域表现卓越,但实现从零到一突破的整合智慧,仍需依靠新生代的创造力。”李翊总结道。当技术持续重塑世界,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培育驾驭未来变革的智慧,而非被动适应的能力。
更多文章
-
并行科技李津宇:MaaS模式推动海洋AI迈向新阶段
海洋占据地球表面绝大部分面积,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近年来,高速运算与智能技术不断融合,推动海洋科学研究实现深刻变革。无论是风暴潮预警、卫星数据产品开发,还是立体监测体系优化和高精度预报模型应用,技术突破正持续强化海洋安全、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支撑能力。然而,行业在高速成长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
重塑认知教育:AI时代如何培育下一代核心能力
在GET2025教育科技大会上,猿编程创始人李翊提出关键议题:当人工智能日益普及,教育应如何转型以培养下一代的核心能力?他认为,重点需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转向对儿童认知体系的系统性塑造。“未来人人都会使用AI工具,但能否与之高效协作却取决于更深层的能力。”李翊指出,这种协作能力不仅要求理解技术原理,更依赖于个体认
-
超高清与AI技术赋能全运会,视听体验全面升级
为助力第十五届全运会呈现更精彩的赛事效果,4K花园运用其在超高清视频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专长,为赛事转播与视觉呈现注入创新活力。通过多项前沿视听技术的综合应用,显著优化了赛事观看体验与制作效率,有力推动了超高清技术与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这家总部位于广州的企业,将其超万平米的总部基地打造为产业核心聚集区
-
贵州科学城展示多项科技成果 数字文保与新能源突破亮眼
在第二届贵州科学城科技交流周秋季活动中,多项前沿技术成果集中呈现。来自高校与企业的科研力量,展示了从文化保护到能源创新的多元化突破。贵阳学院陈红亚教授介绍了与天津大学共建的科研平台进展。自2021年两校建立协作关系以来,已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他们联合建设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实验室,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文物知
-
广西人工智能与社会工作融合赛收官 30强角逐应用场景创新
近日,2025年广西“人工智能+社会工作”创新应用大赛决赛在贵港正式举行,共有30支队伍进入最终角逐。本次大赛作为AI赋能行业系列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启动以来便吸引了广泛关注,共收到来自社工机构、科技公司与高校的980支团队报名。经过前期选拔,最终有30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环节。赛事设置了新兴领域、党建引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