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科技出海新阶段:从技术输出到生态共建

发布时间: 访问量:3

从中国香港到新加坡,两大国际金融科技展会近期相继收官。作为行业风向标,两场活动不约而同将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实际应用作为核心议题。

尽管关注点各有侧重——中国香港更强调智能风控与跨境合规,新加坡则聚焦人工智能推动普惠金融与生态构建——但两地都面临相似的挑战:技术研发与业务应用之间的脱节,导致许多机构难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潜力。

参与这两场盛会的金融科技企业金融壹账通,其参展内容恰好回应了这一行业难题。该公司东南亚负责人在新加坡活动中提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其丰富的应用场景与业务结合经验。

自2018年以新加坡为起点开启国际化进程以来,金融壹账通此次带来了覆盖全业务流程的智能解决方案。其展示的智慧银行系统、信贷风控平台与保险数字化产品,看似各自独立,实则遵循同一理念:不以推销单点技术为目的,而是将技术能力与实际业务需求紧密结合,助力金融机构实现全面数字化。这一思路,正是破解人工智能应用困境的核心所在。

据权威机构分析,多数应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企业未能实现预期价值,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方案与业务场景脱节。观察金融壹账通的国际业务布局可见,人工智能已全面融入其数字化银行、智能保险等各类解决方案,成为推动业务增长的重要力量。

该公司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人工智能定位为“业务伙伴”,使其深度嵌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其推出的智能代理平台就是一个例证:该平台融合了保险行业数十年的运营经验,覆盖从招募、营销到理赔的全环节。南非一家保险公司引入后,代理效率与客户转化率明显提升。中国香港某保险机构应用该平台后,业务线上化率迅速提升,出单效率倍增。

当“技术适配业务”的理念从服务单一客户扩展到开拓区域市场时,金融壹账通的角色也从方案供应商升级为生态共建者。行业关注的焦点在于人工智能能否带来切实的业务增长,而该企业在东南亚的实践表明,关键在于将本地业务洞察融入技术方案,实现科技与产业的双向赋能。

具体而言,金融壹账通通过组建本土团队、定制生态方案等策略,推动合作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整合。与越南某银行的合作中,整合了客户管理、移动银行等多个模块,提升了运营智能化水平。在菲律宾、印尼等地的银行系统升级项目中,实现了业务提速、成本优化与系统稳定性的全面提升。

行业观察家指出,未来的竞争重点已不再局限于单项技术或产品,而在于能否构建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通过产业链的整体输出形成协同优势。

从东南亚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壹账通的策略展现出清晰的演进路径:以解决具体业务问题为切入点,将技术融入实际场景,最终实现与区域市场的共同成长。其国际化模式由此清晰呈现:以科技为基石,以生态为拓展,在应对区域特有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从市场参与到生态共建的角色转变。

这一模式在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颇具代表性——当单纯的技术输出难以满足复杂市场需求时,“系统能力输出+区域生态共建”正成为中国科技出海的新方向。能否深入本地运营、理解区域特点、建立可持续的合作机制,已成为决定国际化成效的关键因素。

金融壹账通最新财报显示,其国际业务已延伸至20个国家和地区,技术支持服务收入实现显著增长,本土化服务能力获得市场验证。这也表明,中国科技企业提供的已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而是覆盖客户全周期的运营服务能力,这正是“生态共建”与传统出海模式的本质区别。

这一转变对中国出海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依靠具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和生态能力,并将人工智能打造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