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人工智能助力高质量发展需制度保障与改革推进
当前,全球范围内掀起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有美国学者指出,该国今年九成以上的经济增长源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近日在杭州举行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钱塘对话活动中,人工智能成为焦点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顾问蔡昉在会上表示,人工智能兼具革命性与泡沫性,但无论何种属性,当前的投资浪潮已不可逆转。
他指出,中日韩等东亚国家普遍面临少子化、劳动力不足及人口老化等问题,亟需借助人工智能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要素配置。与此同时,在国际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实力将决定各国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对企业而言,若不主动融入这一浪潮,就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落伍。
蔡昉强调,技术发展往往具有两面性,人工智能也不例外。需通过制度设计扬长避短,确保其积极效应超越负面影响。人工智能要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相契合,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环境,而这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
尽管我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但结构性失业问题依然存在。蔡昉预计,人工智能可能加剧这一矛盾,建议提前布局,建立风险防控机制。他提出可运用人工智能自身的技术特性化解其可能引发的风险,以创新应对挑战。
关于人口老龄化,蔡昉认为无需过度担忧。研究显示,到2035年,我国按有效劳动力计算的“赡养产出率”年均增速将达5.6%,超过老年抚养比4.6%的年均增幅。这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升足以缓解老龄化压力。
要实现生产效率持续领先,他提出双管齐下:既要利用人工智能维持生产率增长,又要通过制度创新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民众,包括老年群体。
此外,蔡昉指出,尽管常有人说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化空间有限,但户籍制度改革仍蕴含巨大潜力。目前户籍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8个百分点,按全国14亿人口、8亿多劳动力测算,每提升1个百分点就可释放800多万劳动力,10个百分点即超过8000万。这项改革将同时扩大劳动力供给和消费市场,而人工智能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助推作用。
更多文章
-
进博会展示AI新图景:智能科技赋能基建与医疗升级
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科技展区成为关注焦点,多家国际知名企业集中呈现了人工智能在基础建设与健康医疗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在工业制造板块,德国科技企业西门子推出了面向中国市场的生成式工业AI辅助系统,该技术率先应用于汽车智能制造环节,有望将编程周期缩短近三分之一。同时,西门子还与国内金属建筑企业共同研发
-
人工智能驱动出行变革,智慧交通驶入快车道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近日共同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30年建成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我国交通运输智能化水平进入世界前列。一、助推示范通道通行效率提升20%左右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的深度融
-
智绘环卫新画卷:2025国际AI机器人大赛落户深圳
一、用前沿技术赋能城市环卫,以创新应用引领未来一场以智能技术重塑城市环境管理的国际性赛事——2025深圳国际人工智能清洁机器人大赛,将于11月下旬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这项盛会由深圳市城管局、工信局、科创委、交通局等多个政府机构共同筹办,旨在搭建全球化的技术交流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与环境服务领域的
-
蔡昉:人工智能助力高质量发展需制度保障与改革推进
当前,全球范围内掀起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有美国学者指出,该国今年九成以上的经济增长源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近日在杭州举行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钱塘对话活动中,人工智能成为焦点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顾问蔡昉在会上表示,人工智能兼具革命性与泡沫性,但无论何种属性,当前的投资浪潮已不可逆
-
AI赋能宠物产业 它经济迎来新增长空间
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不断进步,中国以宠物为核心的“它经济”正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展现出广阔的消费前景。在北京,一系列围绕宠物友好的举措正在落地:部分公园试点设置宠物专属活动区,配备草坪、戏水设施及游乐装置;宠物时装周吸引海内外品牌参与;特色小镇规划将宠物产业列为重点,推动全链条布局。这些举措显示城市正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