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举办AI生态大会:百余款产品亮相,多赛道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 访问量:7

人工智能正迎来行业爆发的重要阶段,四川积极把握机遇,全力推进相关产业集聚与创新。2025年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定于9月28日至29日举行,以“天府聚势 智链未来”为主题,是落实四川省“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的关键活动之一。

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近年来增长迅速。2024年全省产业营收突破1300亿元,增速超过25%;2025年第一季度仍保持20.5%的较高增长。

一、大会亮点:全面展示AI生态与应用

本次大会设立多个特色展区,重点呈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与产业融合成果。AI+应用展区将展出120多款产品,覆盖医疗、民生、应急、制造等多个领域,展现人工智能在真实场景中的落地能力。

“天府智能云人工智能产业大脑”平台将在会上首次发布,动态呈现全省AI产业链现状与发展态势,为政府与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大会还将发布一批产业需求与产品清单,并完成多项重大合作项目的集中签约,推动技术供给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

二、产业生态:六大赛道促深度合作

为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入交流,大会设置了算力、数据集与语料库、基础硬件、大模型、智能终端、AI应用等六大细分赛道对接活动。成都、绵阳、德阳等多个人工智能重点城市也将同步开展区域产业对接,体现全省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

目前,四川已初步形成覆盖基础层、技术层与应用层的全产业链体系,在人工智能芯片、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等方向取得多项突破。截至2025年4月,全省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超过1300家。

三、四川优势:产业基础与创新资源

四川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具有多方面优势。基础设施上,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算力位列全球前十,全省算力指数居全国第七。人才方面,四川两院院士和专业技术人才规模居西部首位,20余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数量全国第二。

应用场景资源丰富,为AI技术验证与推广提供有力支撑。成都市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竞争力排名中位列全国第六,“AI成长指数”排名全国第二。

政策层面,四川将人工智能列为“一号创新工程”,并出台《四川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若干政策》,明确未来三年投入12亿元资金支持,单个项目最高可获2000万元资助。通过“链长+副链长+承载地+协同地”机制,四川正系统推进算力、大模型、场景应用等关键环节发展。“诸葛空间”人工智能示范区的建设,也将进一步强化产业集聚效应。成都作为西部科创中心,在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中排名持续上升,显示出强劲的创新动能。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