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表彰十位科技先锋:科研报国为民,创新驱动发展
2025年9月26日,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在南宁揭晓,王晓琳、张木清等十位在各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获此荣誉。他们在人工智能、农业科技、生态保护、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展现了广西科技工作者扎根实践、服务国家的精神风貌。
获奖者中,王晓琳在智能传感与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等数百项国内外重大工程,以技术力量支撑国家重大设施建设。张木清团队完成全球首个甘蔗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组装,为蔗糖产业升级奠定关键科学基础。郑树芳成功选育出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澳洲坚果品种“桂热1号”,打破国外品种垄断,助力地方特色农业发展。
李强围绕岩溶碳汇机制取得重要理论突破,推动相关成果被纳入国家双碳战略体系;赵云翔构建智能化种猪育种平台,并与东盟国家合作推进“数字猪业”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合作与民生改善。张发延在电网数字化领域取得22项国家专利,林博在工程机械关键材料方面攻克多项技术难题,胡艳玲则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工具推动生命科学前沿研究。陶昌弟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中取得关键进展,谌红辉三十四年如一日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为南方珍贵树种选育提供支撑。
发布仪式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主办,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俊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飞等出席并为获奖者颁奖。近300名科技界代表、高校师生现场参与活动,共同见证广西科技工作者的卓越成就与奉献精神。
更多文章
-
四川举办AI生态大会:百余款产品亮相,多赛道协同发展
人工智能正迎来行业爆发的重要阶段,四川积极把握机遇,全力推进相关产业集聚与创新。2025年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定于9月28日至29日举行,以“天府聚势 智链未来”为主题,是落实四川省“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的关键活动之一。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近年来增长迅速。2024年全省产业营收突
-
广西表彰十位科技先锋:科研报国为民,创新驱动发展
2025年9月26日,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在南宁揭晓,王晓琳、张木清等十位在各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获此荣誉。他们在人工智能、农业科技、生态保护、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展现了广西科技工作者扎根实践、服务国家的精神风貌。获奖者中,王晓琳在智能传感与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天
-
算网融合构筑AI新高地:政策技术双轮驱动,加速产业智能升级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已进入从技术突破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算力支撑、政策引导与场景打通成为推动其深入落地的核心动力。近期,国家层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产业链完整、应用场景多元的优势,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规模化应用与商业化进程,形成创新
-
AI技术革新棉花育种:周期缩短一半,效率激增二十倍
在农业科技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九月二十六日,浙江大学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北京大蚯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一款名为“AI育种家”的智能育种平台。这一系统依托棉花全基因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育种流程的“一站式”智能化操作,显著提升了育种效率,将传统需要六至八年才能完成的棉花育种周期大幅缩短至
-
西大附中悦来校办首届科技节 学生沉浸体验AI与无人机
一、科技展演启幕,多元活动赋能9月24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渝北悦来实验学校首届校园科技节正式启动。活动以“科技赋能教育,创新点亮未来”为主线,在学术报告厅及校园多个区域同步展开。现场设置了特斯拉智能汽车、巡检机器人、低空经济应用、无人机足球竞赛等30项科技互动项目,学生可亲手操控无人机、参与AI体育体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