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革新棉花育种:周期缩短一半,效率激增二十倍

发布时间: 访问量:5

在农业科技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九月二十六日,浙江大学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北京大蚯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一款名为“AI育种家”的智能育种平台。这一系统依托棉花全基因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育种流程的“一站式”智能化操作,显著提升了育种效率,将传统需要六至八年才能完成的棉花育种周期大幅缩短至三到四年,同时使杂交组合筛选效率提高二十倍之多。

回顾二十年前,育种专家面对庞杂的棉花基因信息时,犹如解读一部无标点古籍,进展缓慢且充满挑战。张天真教授团队多年来致力于破解这一难题,通过对全球五千多个棉花品种进行全面分析,逐步揭示了七万九千多个基因中潜藏的遗传规律,并识别出超过一千个与产量、品质等关键农艺性状相关的基因位点。在此基础上,团队构建了全球首个棉花多组学数据库COTTONOMICS,三年来该平台已被访问超过九万次,成为全球棉花科研的重要数据支撑。

除了数据解析,研发团队还建立了涵盖绝大多数优异基因的棉花核心种质资源库,并开发出名为“浙大棉芯”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芯片。集成这些成果的“AI育种家”,具备自动解析植株表型、快速生成育种方案及预测后代性状等功能,操作界面采用对话式设计,极大降低了使用门槛。

在实际应用中,科研人员只需输入目标性状或基因查询指令,系统便能即时反馈相应信息或推荐最优亲本配组方案。此外,“AI育种家”在设计时已预留多作物适配接口,目前正逐步拓展至水稻、大豆、油菜及西瓜、西蓝花等作物的育种研究中,展现出广泛的推广应用潜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