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新纪录!成都企业实现异种肾移植重大突破

发布时间: 访问量:7

8月24日,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四基因编辑供体猪在异种肾移植研究中实现重大进展:一只接受猪肾移植的猕猴已健康存活超过300天,不仅刷新了中国纪录,也成为亚洲首个实现该领域突破的国家。目前全球仅有美国曾完成类似成果。

中科奥格董事长潘登科表示,该猕猴目前生理状态平稳,多项关键指标正常,有望成为中国首例存活超过一年的异种肾移植动物模型,标志着我国在该技术向临床应用的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存活超300天,中国企业刷新亚洲纪录

2024年10月,研究团队使用中科奥格自主培育的四基因编辑猪作为肾源,对一只体重5.5公斤的猕猴实施了移植手术,并切除了其自身肾脏。术后该猕猴完全依靠猪肾维持生命功能。在定制免疫抑制方案的辅助下,该动物至今已健康存活300天,体重由5.5公斤增至7公斤,肾功能指标稳定,未出现显著排斥反应或并发症。

基因编辑供体猪成为移植成功核心

这一突破的核心在于中科奥格自主研发的基因编辑供体猪。研究人员敲除了猪源中可能引发免疫排斥的抗原基因,同时转入有助于调节人体免疫反应的人源基因,显著提高了器官的相容性和存活率。该公司研发负责人强调,从基因编辑、繁育到质控,全部流程实现自主可控,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技术路线的有效性,也展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全面研发能力。

自主研发技术体系推动全产业链布局

中科奥格自2018年在成都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缓解人类器官短缺问题。公司已在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成包括基因编辑猪繁育基地、临床级供体猪设施在内的多个平台,逐步形成覆盖保种、研发、生产与移植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异种移植临床转化迎来关键突破

器官供应严重不足是全球性医疗难题。我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等待移植,而实际获得器官的仅约1.6万人。异种移植被视为最有潜力的解决方案之一,但其发展仍面临长期存活、免疫兼容和生物安全三大挑战。此次猕猴长期存活的案例,为异种移植从实验研究走向临床实践提供了关键依据,也为医生、患者和监管部门增强了信心。

今年8月,中科奥格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单位联合申报的“异种移植与再生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该平台将围绕高适配基因编辑猪开发、生物安全防控、产业标准建立等方向开展系统研究,进一步推动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