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企业双轮驱动,工业智能体加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近期,我国正从中央到地方密集推出支持“人工智能+制造”深入发展的政策举措,明确提出以工业智能体为核心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多地政府与企业积极响应,加快技术攻关与场景落地,工业智能体正逐步成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支撑。
上海于8月19日发布“AI+制造”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增强工业模型能力、突破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工信部在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座谈会及两化融合工作会议中,也多次强调要扎实推进“人工智能+制造”,培育一批工业智能体,开展企业试点,强化典型场景应用,推动工业大模型与数据集的协同发展。
工业智能体被业界视为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等多项技术的综合性智能系统。其核心优势在于自主决策与多体协同能力,能够实现跨产线、跨流程的复杂任务调度与资源优化,显著提升生产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目前,众多企业已在多个工业场景中推进智能体应用。例如,百度推出钢铁行业智能体,借助AI替代传统人工经验完成转炉加料决策,实现“AI炼钢”,有效降低物料消耗与冶炼时间。中国电信开发“星辰纺织智能体”,通过实时视觉检测实现纺织过程中的即时纠错,将生产效率提升20%。联通数科则在船舶设计领域推出翻模设计智能体,辅助完成二维到三维模型的自动转换,大幅压缩设计周期。
专家指出,工业智能体不仅推动研发、生产、供应链等环节的自主化与弹性化升级,还助力实现全链路优化与降本增效。据银泰证券预测,随着智能体应用不断拓展,到2028年,中国工业企业的AI相关支出有望达到900亿元。
尽管前景广阔,工业智能体的规模化落地仍面临数据融通、技术适配与商业闭环等多重挑战。尤其在数据方面,需加强高质量工业数据集建设,并通过平台化工具降低中小企业的使用门槛。行业共识认为,需通过技术、产业、人才多维度协同,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推进的转变,才能真正迎来工业智能体从实验阶段走向工厂广泛应用的新阶段。
更多文章
-
南宁人工智能产业聚链成势 政策场景生态协同驱动升级
南宁前八月高技术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增长强劲,带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提升9.5%,反映出当地产业结构正持续优化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南宁以建设南A中心为核心,积极探索“北上广研发—南宁集成—东盟应用”的创新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政策层面,南宁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出台多项措施,涵盖产业全链条支持,包括专项政
-
AI重塑文旅新生态:沉浸体验与智慧服务开启产业新篇章
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一系列融合人工智能的文旅产品集中亮相。从360度全景沉浸观影、AR考古探索盲盒,到机器人乐队与仿生舞者,这些可触摸、可感知的科技应用,为参观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也标志着文旅产业正从“走马观花”走向深度融合的智慧化阶段。沉浸式场景构建,激活文化体验新形态人工智
-
AI破译生命演化密码:我国团队利用蛋白语言模型揭示适应性趋同机制
一、“高阶特征”突破传统研究瓶颈自然界中存在令人惊叹的趋同演化现象:亲缘关系甚远的蝙蝠与齿鲸,竟各自独立演化出回声定位能力。长期以来,科学家试图从分子层面解释这类现象,但传统研究多聚焦于蛋白质序列中单个氨基酸的趋同变异,存在明显局限性。研究显示,即便缺乏明确的位点趋同,同源蛋白质仍可能通过高阶结构或
-
医智融合引领未来:2025服贸会展示有温度的数字医疗新生态
中医药智慧焕发新生机西苑医院展区的小型化经络调理机器人前排起体验长队。这款针对紧张型头痛的创新设备,通过机械臂自动识别头部穴位,沿经络走向实施精准调理。针灸科专家现场演示时指出,机械操作不仅能保持稳定的施力节奏,还可融合热力、磁疗等多重物理效应,使治疗效果更具可控性与持续性。广安门医院发布的"广
-
机器人组团亮相成都街头 国庆科技秀展现AI亲民魅力
国庆假期的成都交子大道,因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嘉年华而格外热闹。作为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科技·潮玩试验场”特展在此拉开帷幕,让市民与游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人工智能技术的生动应用。在活动现场,四川中科宇翼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智能机器人阵容成为全场焦点。从动作灵活的人形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