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突破AI关键技术,三大创新成果推动智能普惠发展

发布时间: 访问量:4

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于8月20日在南京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开幕。本届大会由南京市人民政府牵头,紫金山实验室、中国通信学会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以“网络全球 决胜未来”为主题,旨在构建全球性高端交流平台,推动网络通信领域的技术协作与产业融合。会议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数算融合网络等前沿议题,设置开幕式、主论坛和18场分论坛,并配套举办创新成果发布、科创竞赛及展览展示等多项活动。

助力AI高质量发展,三大重磅科技成果发布

重磅成果一:全域一体化数算网调度平台

该平台依托国家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构建了覆盖全域的“全分布、全要素、全业务”一体化调度系统,具备在全国范围内高效调度和分发数据、算力及模型的能力,有效应对“东数西算”工程中面临的“算力不足、效率不高、成本过高”等实际难题。

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平台峰值调度速率可达2.25Tbps,能够将企业推理任务成本降低50%,模型微调算效超过99%,千亿参数大模型的跨域协同训练算效可达98%。目前,平台已通过“算力阀”“算力猫”等轻量化服务模式,实现“进企业、进校园、进园区”,用户仅需点击“一键加速”,即可便捷接入全国范围内的算力资源,真正实现“像用水用电一样”低成本、高效率使用算力。

该平台可广泛应用于东数西算、东数西存、协同训练与推理等多种业务场景,有力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与人工智能训练基地建设。未来,企业将能够依托此类基础设施,构建专属大模型,推动各行业开发符合自身需求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实现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中的普惠应用。

重磅成果二:面向广域网的网络大模型与多智能体系统

紫金山实验室联合江苏未来网络集团、中国联通及华为,针对大规模复杂异构广域网环境,在群体智能与智能体协同决策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创新构建了“2个大模型+3个小模型”与“4个大智能体+15个小智能体”协同的网络大模型及多智能体系统。该系统融合动态感知与认知增强能力,形成了可实时演进的网络知识库,适用于5大类共27种典型网络运维场景,初步实现了广域网环境下“感知-认知-决策-行动”的全流程自动化闭环。

在中国信通院组织的测试中,该系统在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真实环境中完成验证,在运维运营四大类场景共22个测试项中,有20项达到L4级自智水平,系统整体智能化等级被评定为L4。实际应用中,实现了秒级数据感知、分钟级策略生成与故障定位,效率较传统“工程师+自动化工具”模式分别提升超5倍和10倍。目前,该成果已应用于城市算力网络与多个行业专网,显著提升了广域网络的智能化运营能力。

重磅成果三:基带电路AI自动设计工具链

为应对5G/6G多样化场景中定制化设计复杂、高度依赖专家经验等挑战,紫金山实验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个基带电路AI自动设计工具链,有效解决了传统流程难以高效、开放实现按需设计的瓶颈,并构建出系统化的基带工具链解决方案。

在理论层面,该成果面向全场景基带模块定制需求,创立了VLSI架构的公式化表达理论,推动基带电路自动生成技术的实现;同时建立了自动评估理论,以支持硬件性能的快速精准分析。在技术层面,提出了基于门级电路重构的自动评估方法,并开发了能够协同实现高性能的自动量化技术,显著降低了复杂算法的实现成本,大幅提升了面积效率。

该工具链具备基于AI的自动生成、自动评估与自动优化能力,实现了对基带模块端到端的全流程覆盖,整体技术自主可控,将有力推动我国移动通信EDA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