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竞争与芯片封锁:OpenAI掌门人解析中美AI博弈新格局
在旧金山普雷西迪奥区一家地中海风味餐厅里,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罕见地与少数媒体进行了一场可供公开报道的交流。他坦言,自己对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感到忧虑”,并指出美国或许未能充分意识到中国AI发展态势的复杂性与潜在影响。
奥尔特曼强调,不应将人工智能竞争简单理解为“中美谁领先”的问题。他认为,整个局势远比这类二元判断更为错综复杂。他举例说,中国在推理计算等关键环节上可能具备更快的部署能力。除此之外,人工智能的竞赛还涵盖研究创新、产品落地等多个层面,涉及诸多相互关联的要素。
在他看来,仅依靠出口管制等单边措施,恐怕难以有效应对这一全局性挑战。整场竞争不仅是技术实力的比拼,更是一场涵盖政策、产业链与生态建设的系统性格局重构。
尽管美国持续加码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却公开质疑这类政策能否真正适应技术发展的现实节奏。
当被问及“限制向中国出口GPU是否足以让人高枕无忧”时,奥尔特曼明确表示怀疑。他认为:“单从直觉上来说,这种做法恐怕难以奏效。”
他进一步解释道,出口管制往往存在目标偏差的风险:“你可能会对某一类芯片实施禁令,但它们未必是关键;另一方面,企业也可能选择自建晶圆厂,或者通过其他方式绕过监管。”他所说的“晶圆厂”,正是指那些制造从智能手机到高端AI系统所需芯片的半导体生产基地。
奥尔特曼坦言:“我当然也希望存在一种立竿见影的办法,但现实是,这个问题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
他的这番表态,恰逢美国政府正不断修正其人工智能遏制策略。最初由拜登政府出台的半导体出口管控措施,在今年四月特朗普政府任内进一步升级——更多先进芯片被纳入限制范围,甚至包括那些为符合早期规定而特殊设计的芯片型号也在禁令之列。
在美国科技企业高度依赖英伟达与AMD等公司提供芯片的同时,中国企业正借助本土供应链的替代方案持续取得进展。这一现实,令外界对美国实施半导体出口限制的实际效果产生疑问。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促使OpenAI重新考量其模型开放策略。尽管OpenAI历来对完全开源持保守态度,但奥尔特曼坦言,来自中国开源模型——例如DeepSeek等项目的竞争压力,的确影响了他们近期推出开放权重模型的决策。
奥尔特曼表示:“现实很清楚,如果我们不迈出这一步,未来的开源生态很可能将由中国主导的模型所构筑。这当然是我们决策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它不是唯一原因,但却具有相当的分量。”
更多文章
-
广西人工智能与社会工作融合赛收官 30强角逐应用场景创新
近日,2025年广西“人工智能+社会工作”创新应用大赛决赛在贵港正式举行,共有30支队伍进入最终角逐。本次大赛作为AI赋能行业系列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启动以来便吸引了广泛关注,共收到来自社工机构、科技公司与高校的980支团队报名。经过前期选拔,最终有30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环节。赛事设置了新兴领域、党建引领
-
杭州搭建党外人才科创平台 推动产学研资深度融合
近日,杭州市推出“知新科创荟”协同创新机制,并同步举办首场科技成果双向对接活动,通过汇聚统一战线人才与资源,构建助力科技创新的新型服务平台。该机制围绕“市场运作、资源整合、平台支撑、全程服务”的运行原则,构建起“1134”行动框架:建设一个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学者、企业家与投资人形成创新协作体;达成汇聚高
-
宜宾本土科技亮相国际舞台 驱动全球能源创新浪潮
一、国际会展集团:专业执行保障全球盛会作为本届活动的运营方,宜宾国际会展公司坚持国际水准与专业服务理念,规划设置了总面积达八万平米的三大核心展馆,云集了海内外顶尖厂商与地区骨干公司,系统呈现了从基础原料、电芯生产、车辆制造、循环利用到配套金融服务的完整链条。活动促成商业合作金额逾三百亿,获得各类媒体
-
中国金融科技出海新阶段:从技术输出到生态共建
从中国香港到新加坡,两大国际金融科技展会近期相继收官。作为行业风向标,两场活动不约而同将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实际应用作为核心议题。尽管关注点各有侧重——中国香港更强调智能风控与跨境合规,新加坡则聚焦人工智能推动普惠金融与生态构建——但两地都面临相似的挑战:技术研发与业务应用之间的脱节,导致许多机构难
-
北京海淀推出文化科技融合新政 激发文创产业新动能
1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多部门联合发布三项支持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涵盖人工智能与文创融合、游戏电竞产业、精品微短剧创作等重点领域。海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首都科技创新核心区,海淀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深度结合,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作为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技术赋能推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