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纪元:AI驱动下的人机协同学习正在到来
8月19日,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正式开幕。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致辞中强调,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深刻重塑教育生态,推进教育数字化已不仅是技术路径,更是关乎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等核心环节的全面深度融合。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深入应用,其安全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觉。她认为,密码技术是构建AI安全体系的基石——AI不仅可赋能密码分析,例如借助机器学习破解某些格签名或对称密码,密码学同样能够反哺AI,借助全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等隐私计算手段,实现大模型推理过程中的“数据可用不可见”,为人工智能系统建立可证明、可信任的隐私保护机制。她呼吁促进人工智能与密码学的交叉融合,既以密码筑牢AI运行的安全底座,也利用AI加速密码算法的创新与突破,共同应对智能时代的安全挑战。
在大会中,网龙董事长刘德建通过数字人形象发表见解,提出面向未来的理想教育应具备“3E”特征:学习更有效果(Effective)、过程更有效率(Efficient)、体验更具吸引力(Engaging)。他强调,教育需从传统“群体导向”转向“以学习者个体为中心”,通过个性化教学、沉浸式环境及游戏化机制重塑学习方式。刘德建特别提出,类似“视觉糖果”的界面设计、游戏式任务互动及高度仿真的情境模拟,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并提升成效。
网龙副董事长梁念坚在演讲中提到,在全球教育组织共同重构未来学习体系的背景下,网龙发起成立了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服务机构——EDA(Edmodo Academy),致力于推动更加公平、技术赋能和全球协作的教育新生态。目前,EDA已在全球多地设立教育实践基地和数字资源工坊,广泛联合领域专家、优秀教师与专业技术人才,打造引领教育创新的元宇宙学习空间、教学支持平台和内容共创社区。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袁军在题为《加快教育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推动智慧教育高水平发展》的报告中指出,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资源,建设优质教育数据集对智慧教育发展意义重大。他提出应结合实际需求明确目标,健全标准体系以引导建设方向,并通过机制创新促进教育数据产业生态的繁荣与健康发展。
更多文章
-
并行科技李津宇:MaaS模式推动海洋AI迈向新阶段
海洋占据地球表面绝大部分面积,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近年来,高速运算与智能技术不断融合,推动海洋科学研究实现深刻变革。无论是风暴潮预警、卫星数据产品开发,还是立体监测体系优化和高精度预报模型应用,技术突破正持续强化海洋安全、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支撑能力。然而,行业在高速成长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
重塑认知教育:AI时代如何培育下一代核心能力
在GET2025教育科技大会上,猿编程创始人李翊提出关键议题:当人工智能日益普及,教育应如何转型以培养下一代的核心能力?他认为,重点需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转向对儿童认知体系的系统性塑造。“未来人人都会使用AI工具,但能否与之高效协作却取决于更深层的能力。”李翊指出,这种协作能力不仅要求理解技术原理,更依赖于个体认
-
超高清与AI技术赋能全运会,视听体验全面升级
为助力第十五届全运会呈现更精彩的赛事效果,4K花园运用其在超高清视频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专长,为赛事转播与视觉呈现注入创新活力。通过多项前沿视听技术的综合应用,显著优化了赛事观看体验与制作效率,有力推动了超高清技术与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这家总部位于广州的企业,将其超万平米的总部基地打造为产业核心聚集区
-
贵州科学城展示多项科技成果 数字文保与新能源突破亮眼
在第二届贵州科学城科技交流周秋季活动中,多项前沿技术成果集中呈现。来自高校与企业的科研力量,展示了从文化保护到能源创新的多元化突破。贵阳学院陈红亚教授介绍了与天津大学共建的科研平台进展。自2021年两校建立协作关系以来,已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他们联合建设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实验室,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文物知
-
广西人工智能与社会工作融合赛收官 30强角逐应用场景创新
近日,2025年广西“人工智能+社会工作”创新应用大赛决赛在贵港正式举行,共有30支队伍进入最终角逐。本次大赛作为AI赋能行业系列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启动以来便吸引了广泛关注,共收到来自社工机构、科技公司与高校的980支团队报名。经过前期选拔,最终有30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环节。赛事设置了新兴领域、党建引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