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AI“新基建”标杆 浪潮人工智能工厂驱动产业智能升级
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行动被再次强调,国家明确鼓励大模型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落地,体现出推动AI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坚定决心。为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作为山东省人工智能产业链的牵头企业,浪潮积极响应政策导向,针对市场对算力服务提出的分散、灵活与定制化新需求,打造出人工智能工厂(AI Factory)这一创新基础设施。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总工程师,兼浪潮云董事长肖雪在“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记者见面会上指出,该工厂借鉴智能制造理念,以工业化方式推动AI的规模化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并加速人工智能产品的标准化与普及,从而更高效地应对多样化产业场景中的实际问题。
作为国内首家实现实体化运营的人工智能工厂,浪潮人工智能工厂整合了通用算力中心、模型工厂、智能体工厂及开放训练场等核心部分,并配备工艺技术中心、调度服务平台与语料中心等九大功能单元,能够面向用户多样化的数智转型需求,实现大模型与智能体的规模化、工业化生产。
针对以往企业算力使用效率不高的痛点,该工厂创新设计了模型制造、智能体制造和综合训练场三大板块,依托分布式智能云架构实现集约化运营,并推出城市级、行业级及企业级三种形态,以适应不同体量和场景的客户需要,全面推动大模型技术落地。
肖雪特别提到:“工厂中还贯穿‘模型制造模型’的闭环逻辑——借助已有模型优化生产工具,再利用这些工具开发新模型,形成持续进化、开放协同的智能制造机制。”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整合61道标准化工序与113套专用工具,年产能突破千个定制模型。通过工匠中心的持续工艺优化,订单交付周期已从最初约90人天大幅缩减至20人天。
作为国内少数覆盖生成式人工智能全层级——从基础设施、模型研发、平台支撑到应用落地与服务体系的企业,浪潮致力于提供贯穿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随着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全球科技竞争与经济增长的核心领域,浪潮正聚焦三大战略方向:首先,着力构建普惠化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借助分布式智能云架构有效降低算力使用门槛与成本;其次,深度赋能行业智能体发展,依托多年积累的行业认知,开发垂直场景专用模型与智能体,并以工厂化模式支撑规模化应用,助力实体经济智能化升级;第三,积极推动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打造以人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协作平台,与伙伴共同构筑坚实的技术与产业壁垒。
肖雪表示:“我们致力于实现‘凡有云处,皆有智能’的愿景,不断拓展人工智能的应用深度,加速产业变革进程。未来,浪潮将依托人工智能工厂,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在山东省的规模化落地与深度融合,助力构建区域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
更多文章
-
广西人工智能与社会工作融合赛收官 30强角逐应用场景创新
近日,2025年广西“人工智能+社会工作”创新应用大赛决赛在贵港正式举行,共有30支队伍进入最终角逐。本次大赛作为AI赋能行业系列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启动以来便吸引了广泛关注,共收到来自社工机构、科技公司与高校的980支团队报名。经过前期选拔,最终有30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环节。赛事设置了新兴领域、党建引领
-
杭州搭建党外人才科创平台 推动产学研资深度融合
近日,杭州市推出“知新科创荟”协同创新机制,并同步举办首场科技成果双向对接活动,通过汇聚统一战线人才与资源,构建助力科技创新的新型服务平台。该机制围绕“市场运作、资源整合、平台支撑、全程服务”的运行原则,构建起“1134”行动框架:建设一个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学者、企业家与投资人形成创新协作体;达成汇聚高
-
宜宾本土科技亮相国际舞台 驱动全球能源创新浪潮
一、国际会展集团:专业执行保障全球盛会作为本届活动的运营方,宜宾国际会展公司坚持国际水准与专业服务理念,规划设置了总面积达八万平米的三大核心展馆,云集了海内外顶尖厂商与地区骨干公司,系统呈现了从基础原料、电芯生产、车辆制造、循环利用到配套金融服务的完整链条。活动促成商业合作金额逾三百亿,获得各类媒体
-
中国金融科技出海新阶段:从技术输出到生态共建
从中国香港到新加坡,两大国际金融科技展会近期相继收官。作为行业风向标,两场活动不约而同将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实际应用作为核心议题。尽管关注点各有侧重——中国香港更强调智能风控与跨境合规,新加坡则聚焦人工智能推动普惠金融与生态构建——但两地都面临相似的挑战:技术研发与业务应用之间的脱节,导致许多机构难
-
北京海淀推出文化科技融合新政 激发文创产业新动能
1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多部门联合发布三项支持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涵盖人工智能与文创融合、游戏电竞产业、精品微短剧创作等重点领域。海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首都科技创新核心区,海淀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深度结合,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作为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技术赋能推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