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风暴席卷天府之国:千名科技弄潮儿竞逐创新之巅
谁说足球只能在地上踢?8月19日,首届FIDA国际无人机足球世界杯中国区选拔赛在成都双流区拉开战幕。比赛现场,足球腾空而起,在空中穿梭竞技,选手们操控无人机足球完成“空中格斗”,精准射向悬空设立的球门。
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06支队伍、约1200人参与角逐,其中八成选手来自外地,覆盖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黑龙江、海南等多地。选手们围绕100张直通韩国世界杯的入场券展开激烈争夺。比赛由中国航空学会、成都市体育局及双流区联合主办,为国内无人机足球爱好者提供了高水平竞技与交流平台。
作为首届FIDA无人机足球世界杯的中国区选拔赛,本次赛事不仅是国内爱好者交流竞技的重要平台,更是进军国际赛场的关键通道。连续三天的激烈角逐在双流区澳康达名车广场火热进行,这场汇聚科技与体育的盛会,也为成都的赛事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凭借扎实的无人机产业基础与丰富的赛事承办经验,双流区充分发挥自身场馆设施优势,持续开展惠民体育活动,全方位推动区域体育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本次选拔赛将最终决出100支优胜队伍,代表中国参加9月25日至28日在韩国全州举办的首届国际无人机足球世界杯。这不仅是一场赛事选拔,更标志着中国无人机足球运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本届FIDA世界杯中国区选拔赛面向全国公开招募,参赛者年龄跨度从6岁至65岁,是一场真正覆盖全龄段的无人机足球竞技盛会。赛事在专用围笼场地内展开,不仅挑战选手的操控能力、团队协作和实战反应,也对无人机设备的抗冲击与抗干扰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
“学习无人机足球一个多月,很高兴刚才赢下一场比赛,我会继续努力,希望能打进世界杯!”来自重庆永川区苍穹猎鹰队的8岁小选手唐世恒在赛后这样表达自己的期待。
成都凭借其雄厚的无人机产业基础、丰富的国际赛事举办经验以及对低空经济的政策支持,成为本届赛事理想的举办城市。作为中国在FIDA的唯一官方代表机构,中国航空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无人机足球赛事融合科技与体育,不仅有助于推广无人机技术、激活低空运动市场,还能促进技术交流与人才聚集,推动形成“产业+赛事”良性生态,进一步助力成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体育、文化、旅游与科技的多元融合。
赛事承办方四川省天泓金航航空科技公司负责人补充称,该赛事不仅直接拉动赛事经济,其效应更将延伸至产业链上游,吸引赛事相关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等环节的企业落地布局,形成集聚发展效应。
更多文章
-
并行科技李津宇:MaaS模式推动海洋AI迈向新阶段
海洋占据地球表面绝大部分面积,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近年来,高速运算与智能技术不断融合,推动海洋科学研究实现深刻变革。无论是风暴潮预警、卫星数据产品开发,还是立体监测体系优化和高精度预报模型应用,技术突破正持续强化海洋安全、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支撑能力。然而,行业在高速成长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
重塑认知教育:AI时代如何培育下一代核心能力
在GET2025教育科技大会上,猿编程创始人李翊提出关键议题:当人工智能日益普及,教育应如何转型以培养下一代的核心能力?他认为,重点需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转向对儿童认知体系的系统性塑造。“未来人人都会使用AI工具,但能否与之高效协作却取决于更深层的能力。”李翊指出,这种协作能力不仅要求理解技术原理,更依赖于个体认
-
超高清与AI技术赋能全运会,视听体验全面升级
为助力第十五届全运会呈现更精彩的赛事效果,4K花园运用其在超高清视频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专长,为赛事转播与视觉呈现注入创新活力。通过多项前沿视听技术的综合应用,显著优化了赛事观看体验与制作效率,有力推动了超高清技术与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这家总部位于广州的企业,将其超万平米的总部基地打造为产业核心聚集区
-
贵州科学城展示多项科技成果 数字文保与新能源突破亮眼
在第二届贵州科学城科技交流周秋季活动中,多项前沿技术成果集中呈现。来自高校与企业的科研力量,展示了从文化保护到能源创新的多元化突破。贵阳学院陈红亚教授介绍了与天津大学共建的科研平台进展。自2021年两校建立协作关系以来,已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他们联合建设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实验室,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文物知
-
广西人工智能与社会工作融合赛收官 30强角逐应用场景创新
近日,2025年广西“人工智能+社会工作”创新应用大赛决赛在贵港正式举行,共有30支队伍进入最终角逐。本次大赛作为AI赋能行业系列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启动以来便吸引了广泛关注,共收到来自社工机构、科技公司与高校的980支团队报名。经过前期选拔,最终有30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环节。赛事设置了新兴领域、党建引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