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突破智算关键技术 构建自主AI生态新格局

发布时间: 访问量:5

在数智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电信持续加码科技创新,成功攻克智算系统关键技术难题。广东电信携手研究院及华为,依托大湾区算力优势,建成全球首个昇腾超节点智算商用集群。通过自主研发的"翼芯"平台与创新架构的完美融合,该项目在AI基础建设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为行业智算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

技术突破:重构智算架构,释放算力潜能

中国电信研究院打造的"翼芯"平台成为本次智算技术突破的关键引擎。该平台创新采用全总线互联架构,将384张昇腾AI处理器整合为统一算力单元,突破了传统分布式计算的性能瓶颈,显著降低了模型并行通信延迟。

研发团队构建了系统化的性能优化体系:在计算层面实施算子融合技术提升效率,通过创新的调度策略优化并行计算,改进内存管理机制降低资源占用,同时实现通信协议与并行计算的动态适配。经实际测试,DeepSeek 671B模型在保持优异响应速度(首token 1.28秒,后续token 50毫秒)的同时,单卡推理性能突破2122 tokens/s,较行业标杆提升9.2%,刷新了全球大模型推理性能纪录。这一成果展现了从硬件架构到算法优化的全栈技术创新实力。

产业协同:构建智算生态,打造创新共同体

这一技术突破凝聚了中国电信、华为及研究院的协同创新成果。华为负责提供昇腾AI硬件平台及基础软件栈,广东电信主导实际场景部署与验证工作,研究院则通过"翼芯"平台实现从芯片到算法的全栈优化。三方团队共同完成了涵盖13项基准测试和6大应用场景的全面验证,涉及复杂推理、多智能体交互等前沿领域,并开发出适用于金融、制造、城市管理等行业的解决方案。

创新性的"硬件-平台-应用"协同模式,不仅证实了超节点架构处理千亿级大模型的可行性,更构建了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落地的完整闭环。通过上万次自动化测试调优,项目形成了标准化的性能优化方法,为国产智算技术的产业化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

性能飞跃:赋能千行百业,重塑生产范式

这一技术突破带来了显著的场景应用价值提升。在金融风控方面,系统将欺诈检测响应速度提升近4倍,单节点即可完成百万级交易实时分析;工业制造领域,设备异常检测延迟压缩至原水平的28%,完全符合产线实时控制需求;城市治理场景下,交通预测系统处理能力增长超过4倍,实现全城路网动态调控。

尤为突出的是多智能体协同表现,借助超节点架构的弹性资源调度,系统可并行运行128个决策单元,在物流仿真测试中将配送路径优化效率提升三分之二。这些成果不仅验证了中国电信在复杂AI场景的服务能力,更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正从单一应用向系统化赋能转变,为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面向未来,中国电信将以超节点技术为核心,开启智算新篇章。公司计划从三个维度持续突破:

1、应用创新:将技术优势延伸至生成式AI、科研计算等前沿领域,攻克超大规模模型训练效率难题。

2、产业协同:推出"智算加速计划",开放核心测试能力,携手产业链完善国产化技术生态。

3、规范引领:牵头建立超节点性能评估体系,推动中国智算标准走向国际舞台。

中国电信研究院负责人表示:"智算系统优化只是起点,我们的目标是打造自主创新的AI技术生态。要让先进算力如同基础设施般普惠可用,真正推动各行业智能化升级。"

从底层架构革新到实际性能飞跃,从跨企业协作到产业链融合,中国电信正在引领智算产业变革。这一系列突破不仅展现了央企攻克核心技术难题的决心,更开启了AI算力高效应用的新篇章。随着超节点技术的迭代发展,数字化社会建设将迎来更智能、更高效的崭新阶段。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