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运会科技体验获赞:智能设备让赛事服务更有温度
在成都世运村,一只银色机械犬成为全场焦点。每当它完成一连串流畅的后空翻动作,总能引发外国运动员们的惊叹与掌声。"太神奇了!"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充满科技感的瞬间。这只机械犬不仅会表演高难度动作,还能与观众亲切互动,提供握手服务,成为赛事期间最受欢迎的"特殊志愿者"。
"它的动作比我想象中灵活多了!"来自法国的击剑运动员克莱尔兴奋地说,"听说它还能提供场馆导航和赛事解说服务,可惜排队体验的人太多了。"许多外国代表团成员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如此先进的智能设备,中国在赛事科技应用方面的创新令人印象深刻。
从智能引导到互动体验,成都世运会上的这些科技元素正在重塑大型体育赛事的服务模式。这些充满未来感的"黑科技"不仅提升了赛事运行效率,更为参赛者带来了全新的互动体验,成为本届赛事的一大亮点。
在世运村的科技体验区,一款来自四川的智能AR翻译眼镜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这款由影目科技研发的设备支持40种语言的即时互译,镜片上实时显示的双语字幕让不同国家的运动员畅所欲言。该公司市场负责人刘宇感慨道:"虽然语言不同,但科技让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在这里建立起真挚的友谊。"
墨西哥轮滑选手安娜通过这副眼镜与德国运动员马克斯展开了一段奇妙缘分。两人最初只是出于好奇试用设备,却意外发现彼此都钟爱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我们聊得停不下来,现在已经是好朋友了!"安娜兴奋地说,"真希望能带一副回家。"
更令人动容的是,意大利残障运动员卢卡在体验外骨骼机器人后激动不已。这位因事故失去行动能力的自由潜水选手,在机械装置的辅助下重新感受到了"行走"的快乐。"我感觉自己又能飞起来了!"他眼含热泪表示,"这项技术或许能帮助我的右腿恢复知觉,这简直是个奇迹。"
从消除语言障碍到重燃生命希望,这些科技创新不仅展现了"科技向善"的力量,更让世运会成为人文关怀与技术进步完美融合的典范。在这里,科技不再是冰冷的设备,而是连接心灵、传递温暖的纽带。
在世运村,智能科技的身影随处可见,给各国运动员带来不少惊喜。来自纳米比亚的轮滑球选手卡尔对穿梭于各楼栋的物流机器人格外感兴趣:"每次训练回来,总能看到这个小家伙不知疲倦地工作,它精准的路线规划和高效的配送效率让人印象深刻。"
主媒体中心的咖啡机器人则成为记者们的最爱。只见机械臂行云流水般完成研磨、萃取、打奶泡等工序,不到60秒就能奉上一杯专业级拉花咖啡。国际世运协会技术官员玛丽安赞叹道:"中国科技最打动人的地方,不是刻意展示高科技,而是将人性化关怀融入每个使用场景。这些看似简单的服务机器人,背后体现的是对使用者需求的深度理解。"
从智能配送到手冲咖啡,这些科技应用不仅提升了赛事服务效率,更让参与者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温度。正如一位外籍记者所说:"在这里,科技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懂你所需的贴心助手。"
更多文章
-
智能科技驱动制造业革新 构筑新型生产力核心引擎
作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在工业制造领域,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催生新的生产力形态,推动制造体系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型。智能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通过引入机器视觉、智能感知和自主学习等先进技术,现代生产系统获得了自主决策
-
科技赋能纺织革新 魏桥智造引领产业变革
一、展厅藏“奇布”,微米之间解除行业痛点步入魏桥纺织的研发展示空间,一件件看似平常的服装中蕴含着前沿技术。企业推出的棉质凉爽T恤,在接触肌肤时能瞬间传递清新凉意,适合炎热季节;另一类吸光发热型服饰,则能将光线与体表温度高效转化为热能,在寒冷时节提供持续温暖。面对纳米纤维强度不足、难以用常规方法纺纱的难
-
AI中医舌诊系统亮相高交会 智慧科技赋能传统医学
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十七届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一款融合人工智能与传统中医的诊断系统成为首日亮点。这项创新技术通过数字化的舌象分析,为参观者提供即时体质评估,引来众多观众亲身体验。在展区现场,体验者只需在智能设备前停留片刻,系统便能通过捕捉舌部特征生成详细的健康报告。一位参与者表示:"分析结果十
-
粤科院多项创新成果亮相高交会 智能感知与新材料受瞩目
嗅觉智能识别、创新骨修复材料、自主灭蚊设备……广东科研机构的多项创新成果在近期举办的国际科技博览会上集中呈现。11月中旬,以“创新驱动发展 跨界协同共创”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博览会在深圳举行。广东省科学院在此次盛会上发布了二十余项自主研发成果,涵盖环境感知、生物医疗、新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
-
进博会展示AI新图景:智能科技赋能基建与医疗升级
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科技展区成为关注焦点,多家国际知名企业集中呈现了人工智能在基础建设与健康医疗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在工业制造板块,德国科技企业西门子推出了面向中国市场的生成式工业AI辅助系统,该技术率先应用于汽车智能制造环节,有望将编程周期缩短近三分之一。同时,西门子还与国内金属建筑企业共同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