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的"数字防线":重庆智慧防汛系统显身手
8月10日起,重庆迎来一轮罕见强降雨天气,局地短时降雨强度突破60毫米/小时,狂风暴雨裹挟着电闪雷鸣席卷山城。在这场与极端天气的较量中,重庆亮出了"智慧防汛"组合拳——从精准预警到高效抢险,一系列高科技防汛手段大显身手,展现出城市应急管理的"最强大脑"。
防汛"最强大脑" 从盲人摸象到精准防控
在重庆市住建委的智慧防汛指挥中心,一块巨型电子屏正实时呈现着城市防汛态势——各路段积水情况、下穿通道水位变化、应急抢险队伍位置等信息一目了然。
这套被称为"城市防汛中枢"的智能系统,汇聚了全市700多个液位监测设备和视频监控终端的实时数据,同时整合气象、水文等40余类信息资源,构建起覆盖全域的"防汛数字孪生"平台。
"过去防汛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现在有了'火眼金睛'。"工作人员介绍,系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实时分析积水深度、水流速度等关键指标,一旦超过预设安全值,10分钟内就能将预警信息精准发送至相关责任单位和抢险人员。这种智能化预警机制使巡查效率提升3倍,真正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
桥隧管家”上线 让数据比暴雨跑得更快
面对强降雨考验,重庆高新区的智能市政系统化身为城市"数字哨兵"。这些高科技设施构建起全天候的风险感知网络,将传统的"人工巡查"升级为"智能预警+快速响应"的现代化应急模式。
城市照明智能管理平台犹如一位"光电卫士",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每盏路灯的运行状态。当检测到线路异常时,系统会立即切断故障区域电源,同时向维修团队发送精准定位信息。这种"远程处置+现场检修"的双重保障机制,有效杜绝了雨天漏电事故的发生。
而桥梁隧道的智能监测系统则扮演着"安全瞭望者"的角色。遍布各处的传感设备能够敏锐捕捉到积水、位移等险情征兆,自动触发多部门联动机制。交管、应急、市政等部门可在第一时间协同处置,大幅缩短了抢险响应时间,确保城市交通命脉畅通无阻。
暴雨间隙的“空中侦察兵” 无人机智能巡查显身手
江津区数字化指挥中心内,随着系统指令发出,分布在城区各处的无人机基站自动激活,数架搭载智能感知设备的无人机迅速升空,在暴雨中展开立体化巡查。
这些"空中巡查员"装备了高清摄像设备和智能识别系统,仅需30分钟就能完成方圆5公里区域的精细化扫描,连传统人工巡查难以覆盖的背街小巷、河道边坡等隐蔽区域也无所遁形。
实时传回的高清影像通过AI算法自动分析,精准标记出井盖缺失、路面积水等安全隐患。指挥平台随即启动多部门协同机制,将处置指令同步推送至公安、市政等责任单位。整个流程从发现险情到派单处置压缩至10分钟以内,形成高效的应急抢险闭环。
更多文章
-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科技创新与股市回暖提振信心
国际媒体近日关注到,随着中国科技产业持续突破与资本市场表现强劲,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显著提升,外资正掀起新一轮对华投资热潮。1.科技突破,投资者“害怕错失”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成为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陆续推出自研AI大模型,寒武纪等芯片公司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进展,这些突破增
-
科技赋能传统米粉产业 中国特色小吃加速走向世界
在广西柳州举办的2025中国米粉企业产需对接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将传统米粉这一特色小吃打造成为现代化大产业,并推动其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本次大会作为国际米粉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环节,汇集了120余家米粉生产及设备制造企业。展厅内香气四溢,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常德米粉
-
东莞智能终端产业图谱:数据解码万亿级集群创新密码
在全球科技巨头相继发布新品的九月,智能终端产业再度成为市场焦点。而支撑这些创新产品从概念走向现实的,正是东莞这座隐藏在全球智能终端制造网络背后的重要城市。合合信息旗下启信宝近期发布《全国产业集群大全》东莞专题,从数据视角揭示这一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电子信息产业汇聚超2.5万家企业东莞构建了一个由专
-
长虹亮相科博会:熊猫AI与硬核科技的双重奏响
在四川绵阳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长虹控股集团以独特的“熊猫AI智能家电”与“硬核科技成果”双线展示成为焦点。这一设计既展现了科技为日常生活带来的温度,也凸显了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的实力。步入展区,“熊猫AI快乐生活”主题入口以全息投影再现大熊猫在竹林中嬉戏的场景,吸引众多观
-
人工智能步入现实:2025云栖大会见证AI规模化落地
为期三天的2025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落下帷幕。尽管官方统计参会人数超过12万,但现场熙攘的人流、密集的新品发布和琳琅满目的实体产品,更直观地展现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已从演示文稿中的概念和宣传片中的愿景,蜕变为可触摸、可体验、可感知的实体存在。这一变化让众多科技爱好者感叹:在屏幕上“悬浮”多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