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物联网:通山构建智慧植保新体系
8月的通山县,16万亩稻田碧波荡漾。在大畈镇隐水村的田间,植保无人机正在开展病虫害防治作业,精准的航线规划让药剂均匀覆盖作物。这是当地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护航粮食生产的一个缩影。
"农技专家快来看看,稻叶被虫啃得厉害!"村民的求助电话刚打到县农业农村局,植保专家团队就迅速赶到现场。经过仔细勘查,技术人员立即启动无人机飞防方案。看着高效作业的无人机,农户感慨道:"现在一天能防治几百亩,再也不用背着药箱满田跑了。"
这种"科技+服务"的模式,既提升了防治效率,又增强了农户种粮信心,展现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惠民实效。
通山县植保站的智慧农业监测中心,电子大屏实时显示着全县稻田的病虫害监测数据。这套智能系统如同农田的"健康监护仪",能够自动分析虫情动态,预警准确率高达95%,为科学防治提供了精准依据。
"技术再先进,也离不开田间实践。"植保站长表示。农技人员坚持"用脚步丈量农田"的工作理念:顶着烈日逐株检查苗情,暴雨过后立即踏勘灾情。这种扎根一线的务实作风,让技术服务真正落到了实处。
今年以来,全县已累计实施无人机统防统治1.5万亩,发放环保型农药2.4万包,组织技术培训10余场。通过转变工作方式,农技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地服务中,用科技手段打通农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通山县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技术服务提质增效。一方面运用物联网、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提升防治效率;另一方面强化农技人员责任担当,确保技术服务精准到位。这种"科技+服务"的双轮驱动模式,既保障了粮食安全生产,又促进了农民增收,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实践智慧。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 我国明确智慧健康发展路径
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共同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智能技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迈进,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水平。这份文件既是技术应用的实施指南,也承载着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意见系统规划了“人工智能+
-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越聪明越利己 合作意愿显著降低
美国顶尖学术机构卡内基梅隆大学近日发布一项引人深思的研究成果:当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显著提升时,其行为模式却呈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该研究显示,拥有复杂推理功能的大模型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协同合作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这种特性可能对团队协作机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系统日趋拟人
-
四川医疗创新成果获殊荣,精准科技提升诊疗水平
一、AI与AR融合实现微米级定位 临床操作迈入智能引导时代在近期举办的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评选中,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田陶然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硬组织穿刺导航系统"荣获最高奖项。该系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光学感应组件实时采集手术数据,借助AR眼镜为医师提供精准的视觉引导
-
陕西布局光子前沿科技 两年瞄准三十余项关键突破
在电磁相互作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光子科技,正与电子技术共同构成现代产业的基石。这种新兴技术在星际光链路、智能成像、基因解析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硬科技峰会光子专场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省正在筹建光子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基地计划引进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