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物联网:通山构建智慧植保新体系

发布时间: 访问量:5

8月的通山县,16万亩稻田碧波荡漾。在大畈镇隐水村的田间,植保无人机正在开展病虫害防治作业,精准的航线规划让药剂均匀覆盖作物。这是当地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护航粮食生产的一个缩影。

"农技专家快来看看,稻叶被虫啃得厉害!"村民的求助电话刚打到县农业农村局,植保专家团队就迅速赶到现场。经过仔细勘查,技术人员立即启动无人机飞防方案。看着高效作业的无人机,农户感慨道:"现在一天能防治几百亩,再也不用背着药箱满田跑了。"

这种"科技+服务"的模式,既提升了防治效率,又增强了农户种粮信心,展现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惠民实效。

通山县植保站的智慧农业监测中心,电子大屏实时显示着全县稻田的病虫害监测数据。这套智能系统如同农田的"健康监护仪",能够自动分析虫情动态,预警准确率高达95%,为科学防治提供了精准依据。

"技术再先进,也离不开田间实践。"植保站长表示。农技人员坚持"用脚步丈量农田"的工作理念:顶着烈日逐株检查苗情,暴雨过后立即踏勘灾情。这种扎根一线的务实作风,让技术服务真正落到了实处。

今年以来,全县已累计实施无人机统防统治1.5万亩,发放环保型农药2.4万包,组织技术培训10余场。通过转变工作方式,农技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地服务中,用科技手段打通农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通山县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技术服务提质增效。一方面运用物联网、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提升防治效率;另一方面强化农技人员责任担当,确保技术服务精准到位。这种"科技+服务"的双轮驱动模式,既保障了粮食安全生产,又促进了农民增收,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实践智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