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力量集结:中国顶级机器人赛事苏州启幕
中国顶级机器人赛事——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5日在苏州吴中区拉开战幕。本届赛事汇聚了全国高校1200余支参赛队伍,超过3000名青年科技人才同场竞技。作为创办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权威赛事,该比赛经过26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技术创新展示平台。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领导在开幕式上表示,这项延续26年的赛事已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历届参赛青年通过算法创新和工程实践,为国内智能科技发展贡献了青春智慧。他鼓励本届选手在团队协作中激发创意,在技术比拼中提升能力,展现新时代工程师精神。
本届赛事规模创历史新高,自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900多所高校参与,报名队伍突破3万支,参赛学生近10万人。赛事设置全面升级,总决赛涵盖创新设计、技术挑战、场景应用和竞技对抗四大类型,共设20个专业赛项,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全方位的展示舞台。
竞技场上,智能科技绽放异彩。格斗机器人灵活闪转,足球机器人团队配合射门,月球探测机器人精准采集样本……各参赛团队纷纷亮出绝活,展现了中国青年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实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领导勉励青年学子永葆探索精神:"从工业机械臂的精密控制到人形机器人的动态平衡,每一项技术突破都源于对未知的执着求索。希望你们坚守科技报国初心,勇攀技术高峰,将奇思妙想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实际力量。"这番寄语道出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真谛。
吴中区作为本次大赛承办地,正全力构建"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该区通过引进哈工大苏州研究院等高端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已发展成为国内智能装备领域的重要创新策源地。2023年,全区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百亿,创新人才密度位居全国前列。
赛事期间,大赛组委会与吴中区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打造"竞赛实训-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创新培育体系。这一举措将加速创新要素聚合,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进一步巩固吴中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优势。
更多文章
-
人形机器人新突破:蓝思科技斩获重要客户全系列订单
蓝思科技近日透露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作为较早布局智能机器人产业的企业,该公司自2016年成立专业子公司以来,已形成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蓝思科技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实现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重点开发了头部模块、仿生机械手、关节驱动等关键组件。在最新业务进展方面,
-
科技筑梦:安顺公益行动助力青少年科学启蒙
8月1日,安顺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普定分会举办"科技助梦"公益捐赠活动。活动采用"线下主会场+线上分会场"的形式开展,市老科协领导周康琴、陈贤哉等现场出席,明日之星基金会代表及普定县关工委、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全县86所受赠学校代表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参会。此次活动由普定分会副会长主持,重
-
无人机+物联网:通山构建智慧植保新体系
8月的通山县,16万亩稻田碧波荡漾。在大畈镇隐水村的田间,植保无人机正在开展病虫害防治作业,精准的航线规划让药剂均匀覆盖作物。这是当地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护航粮食生产的一个缩影。"农技专家快来看看,稻叶被虫啃得厉害!"村民的求助电话刚打到县农业农村局,植保专家团队就迅速赶到现场。经过仔细勘查,技术人
-
创新力量集结:中国顶级机器人赛事苏州启幕
中国顶级机器人赛事——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5日在苏州吴中区拉开战幕。本届赛事汇聚了全国高校1200余支参赛队伍,超过3000名青年科技人才同场竞技。作为创办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权威赛事,该比赛经过26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技术创新展示平台。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领导在开
-
未来5-10年AI技术指南出炉 京港联动共绘创新蓝图
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近日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发展指南》,为未来5-10年AI技术发展提供前瞻性规划。8月4日,香港大学作为分会场与北京主会场联动举办发布活动,港大校长张翔等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与。该指南系统梳理了近300项前沿技术方向,主要涵盖三大领域:一是基础技术创新板块,包括6G通信、多模态认知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