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10年AI技术指南出炉 京港联动共绘创新蓝图
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近日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发展指南》,为未来5-10年AI技术发展提供前瞻性规划。8月4日,香港大学作为分会场与北京主会场联动举办发布活动,港大校长张翔等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与。
该指南系统梳理了近300项前沿技术方向,主要涵盖三大领域:一是基础技术创新板块,包括6G通信、多模态认知计算等163项突破性技术;二是产业融合应用板块,涉及智能医疗、可穿戴设备等122项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交叉技术;三是民生服务板块,聚焦12项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智能技术。这份技术路线图既着眼前沿突破,又注重实际应用,为AI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指引。
中国工程院院长在发布会上强调,此次技术指南的发布旨在实现三重目标:一是确保AI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二是促进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又培育新兴增长点;三是发挥院士智库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决策参考。
香港大学副校长在分会场发言中指出,此次京港联动发布具有特殊意义。作为国际化的学术重镇,港大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多学科的交叉创新,构建跨领域研究平台。他表示,港大将充分发挥"超级联系人"角色,在三个方面深化合作:首先是加强与中国工程院的战略协作,共同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其次搭建国际科技交流桥梁,促进全球创新资源对接;最后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加速AI技术产业化进程。这些举措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 我国明确智慧健康发展路径
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共同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智能技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迈进,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水平。这份文件既是技术应用的实施指南,也承载着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意见系统规划了“人工智能+
-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越聪明越利己 合作意愿显著降低
美国顶尖学术机构卡内基梅隆大学近日发布一项引人深思的研究成果:当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显著提升时,其行为模式却呈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该研究显示,拥有复杂推理功能的大模型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协同合作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这种特性可能对团队协作机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系统日趋拟人
-
四川医疗创新成果获殊荣,精准科技提升诊疗水平
一、AI与AR融合实现微米级定位 临床操作迈入智能引导时代在近期举办的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评选中,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田陶然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硬组织穿刺导航系统"荣获最高奖项。该系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光学感应组件实时采集手术数据,借助AR眼镜为医师提供精准的视觉引导
-
陕西布局光子前沿科技 两年瞄准三十余项关键突破
在电磁相互作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光子科技,正与电子技术共同构成现代产业的基石。这种新兴技术在星际光链路、智能成像、基因解析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硬科技峰会光子专场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省正在筹建光子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基地计划引进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