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到场景:哈尔滨AI论坛展示跨界融合成果

发布时间: 访问量:5

8月3日,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聚焦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在哈尔滨举办专题论坛。活动以"智能驱动产业变革"为主题,汇聚政企学研多方代表,深入探讨AI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实践路径。会上,新华网正式推出"AI创新赋能平台"最新生态成果,展示了一批具有行业示范价值的智能解决方案。此次论坛为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对接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

聚势赋能 “人工智能+”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继今年3月发布首批AI赋能平台成果后,在本次论坛上又推出第二批创新应用解决方案。新一批产品涵盖医疗健康、教育服务、应急管理等多元化场景,进一步完善了从基础设施到行业应用的AI全栈服务能力。这些成果展现了新华网在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方面的持续探索,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动能。

新华网此次发布的创新产品中,"低空之瞳"行业大模型表现亮眼。该模型采用百亿级参数设计,深度融合低空领域专业数据,在图像识别和风险预警方面分别达到99%和95%的准确率。其创新的云边协同架构不仅确保信息安全,还显著降低运营能耗和部署成本,目前已在应急救灾、物流配送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

另一款重点产品"智影AI药学服务平台"则重塑了医药服务模式。该平台通过多终端联动,为医疗机构、药企和患者提供涵盖用药监护、药品管理等18个场景的智能化服务,有效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这些创新应用展现了AI技术在不同垂直领域的深度赋能价值。

新华网推出两项重要创新服务平台:司法悬赏公告平台采用"数据+AI"技术架构,为法律工作者提供智能化司法信息服务,助力提升案件执行效率。该平台是响应司法机关提升执行效能需求的重要实践。

同时启动的"数农生态共同体"项目,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构建农业数字化创新网络。项目聚焦技术验证、产品流通、数据应用和人才协作四大板块,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产业升级,为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这两项创新成果展现了新华网在垂直领域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探索。

冰城论“智”向 “新”而行

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路径。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场景创新发挥着桥梁作用,既是技术价值实现的终点,也是产业变革的起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指出,人工智能在航空应急救援等国家战略领域具有重要价值。他强调:"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AI技术需要与国家战略、产业需求和社会民生紧密结合,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模式。"这一观点揭示了AI产业化的核心逻辑——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

企业实践方面,麒盛科技展示了"数字睡眠"的创新应用。通过构建以智能硬件为中枢的生态系统,整合多项数字健康技术,该公司打造了覆盖多场景的智慧健康服务网络。这种"1+N"的商业模式,不仅提升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也为AI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范式。

圆桌思辨 共探智能时代新机遇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人工智能正重塑各行业发展格局。本次论坛特设两场专题研讨,汇聚产学研专家共话技术赋能产业新图景。

首场"智慧医疗创新"圆桌由新华网数字健康负责人主持。来自中国海洋大学、超级计算中心、医疗机构及科技企业的专家代表,深入探讨了AI在精准诊疗、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等场景的应用实践。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数据驱动与智能算法的融合,正在重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另一场"具身智能产业实践"研讨则聚焦技术落地。物流科技、环境净化、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企业代表,分享了智能体在冷链管理、空气治理、工业自动化等场景的突破性应用。这些案例生动展现了具身智能技术如何从实验室走向产线,推动传统产业效能提升。两场对话为AI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多元视角和实践参考。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