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技术全球绽放:从生命救援到智慧医疗的创新实践
国家发展改革委8月1日举行专题发布会,介绍人工智能发展最新政策动向。政策研究室主任蒋毅透露,为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度应用,发改委会同多部门制定的《"人工智能+"行动实施意见》已于7月31日获国务院审议通过。
蒋毅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展现出显著的产业赋能效应。他特别提到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智·惠世界》案例集,其中收录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合作成果:在缅甸地震救援中,快速研发的多语言翻译系统为救灾赢得宝贵时间;新加坡医疗机构采用AI辅助诊断,显著提升肿瘤筛查准确率;南非铁路系统引入智能巡检方案后,安全性和运营效率同步提升;巴西电网运用"无人机+AI图像识别"技术,有效应对复杂地理环境下的巡检挑战。
这些案例生动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应用,也为我国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提供了实践参考。新政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实体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蒋毅在发布会上强调,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通过国内外多个成功案例可以看出,经过市场验证的AI解决方案正展现出解决复杂场景问题的强大能力,在提升产业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成效显著。
"我们正处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的黄金窗口期。"蒋毅指出,从智能驾驶汽车到可穿戴设备,从工业机器人到智慧家居系统,各类智能化产品正快速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改变着传统产业形态和生活方式。
对于下一步工作重点,蒋毅介绍将采取双轮驱动策略:
在应用推广方面,将充分发挥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优势,重点突破商业化应用瓶颈。通过建立"技术创新-场景验证-规模推广"的闭环机制,促进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良性互动。
在生态建设方面,将重点强化六大基础支撑:构建高效算力网络、培育优质算法库、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开源社区、培养复合型人才、健全安全治理体系。通过构建多元协同的治理机制,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确保技术创新、产业应用与安全治理协调推进。
这些举措将推动形成市场导向、政策支持、生态协同的发展格局,加快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应用的历史性跨越。
更多文章
-
杭州城投发布多款AI大模型,智慧治理迈入“深度用模”新阶段
9月15日,杭州城投系统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大模型项目(一期)建设成果,全国首个公交大模型、路桥养护多模态大模型、AutoGLM防汛智能体以及自主学习清运调度智能体集中亮相,标志着杭州在城市运行智能化方面取得关键突破。杭州城投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红良表示,该项目充分依托集团丰富的业务场景与高质量数据资源,聚焦城市交
-
中老AI合作迈入新阶段,共建东盟区域数字化生态
中老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正持续深化,逐步建立起以政策为引领、项目为支撑、人才为纽带的系统性合作框架。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经济学院教授李红9月15日接受中国新闻网专访时指出,这一合作已从顶层设计步入实质推进阶段,展现出扎实的基础与广阔前景。近期,广西专家团队赴老挝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深入调研,并完成《周边命
-
人工智能赋能经济,8月数据凸显内需与创新双驱动
国新办于9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今年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实施更为精准有力的宏观政策,注重连续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有效推动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付凌晖强调,从8月份各项指标来
-
滨州农科院:科技赋能盐碱地,良种良技促丰收
9月15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农业科学院专场发布会顺利举行。院党组书记、院长赵福江,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健出席,就该院在科研攻关、产业服务与合作创新等方面的进展作了详细介绍,并回应媒体提问。赵福江表示,滨州市农科院紧紧围绕市委“113388”工作体系,明
-
槐荫崛起科创高地,三大平台驱动产业升级
在槐荫区以“科创兴区”战略推动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能级跃升、加快新经济培育与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转型的进程中,2021年4月,山东省科创集团与槐荫区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区域科技突破与产业升级。同年7月,山东科创(槐荫)基地于齐鲁之门F座启动运营,以医养健康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积极承接京津冀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