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新赛道:科技企业竞相构建机器人操作系统

发布时间: 访问量:6

7月27日,腾讯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发布"钛螺丝"(Tairos)具身智能开放平台,标志着又一家互联网巨头加入这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角逐。该平台由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打造,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为行业提供包括大模型支持、开发工具链和数据服务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这一动作延续了今年以来具身智能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从年初宇树机器人在春晚的惊艳亮相,到行业首个标准化操作系统框架的问世,各大科技企业正在重新划分智能机器人市场的竞争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此次入局,使得包括阿里、百度、京东、美团在内的主要互联网企业都已在该领域有所布局,预示着具身智能技术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产业化应用阶段。

科技巨头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正在加速。就在腾讯发布Tairos平台前夕,京东刚刚完成对千寻智能等三家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新一轮战略投资,其中两家更是由京东领投。而美团早在2021年就开始布局,先后注资宇树科技、普渡科技等创新企业,累计投资金额已达十亿量级。

与单纯的资本运作不同,Tairos平台更注重为行业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据腾讯福田实验室负责人介绍,该平台旨在通过大模型技术赋能,为各类机器人产品构建智能化"中枢神经系统"。这种创新模式不仅能帮助机器人实现环境感知、任务规划等高级功能,更能推动整个行业从简单的指令执行向自主决策的智能化阶段跃迁,标志着具身智能发展进入2.0时代。

Tairos平台采用双轮驱动的技术架构:在算法层整合了环境感知、决策规划等核心AI模型;在服务层则提供云端仿真、数据管理等一系列开发支持工具。这种模块化设计让开发者能够通过标准化接口快速调用所需功能,大幅降低技术应用门槛。

这种平台化战略正在科技巨头间形成默契。蚂蚁集团专门设立灵波科技子公司深耕具身智能领域;百度则通过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加速技术商业化落地。行业专家指出,这种分层架构的优势在于:各功能模块既能独立迭代升级,又能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协同优化。这种"积木式"的技术演进路径,既保证了研发效率,又为多样化应用场景提供了灵活适配的可能。

行业分析显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本世纪中叶最具潜力的科技赛道之一。据市场预测,到205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或将突破6万亿元大关。专家强调,具身智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远非单纯的算法突破,而是涉及数据采集、模型训练、系统调试到实际部署的完整产业闭环。

"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我们仍处在技术演进曲线的起步阶段。"腾讯高管在采访中指出。随着AI技术不断成熟,产业焦点正从单纯追求技术先进性转向产品实用性的打磨。通过构建完善的模型体系、开发平台和应用生态,才能让人工智能技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在各个领域创造实际价值。这种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变,标志着AI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