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体育遇见黑科技 成都世运会展示未来场景
7月3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展示活动在成都世运村举行。活动现场集中呈现了20多项创新科技成果,这些前沿技术将为即将到来的世运会提供智能化服务支持。
展区中央,三台名为"镋钯"的仿人机器人正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这些由成都兴锦公司研发的机器人不仅具备流畅的肢体动作,还能通过19英寸显示屏与观众互动。据企业代表介绍,它们将在赛事期间组成特别的"机械啦啦队",为参赛选手加油助威。
展区另一侧,一台名为"天行者一号"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正在为参观者提供导览服务。研发方四川具身机器人公司表示,这款多功能机器人不仅能完成基础接待工作,还可以向运动员介绍赛事信息和成都特色文化,展现科技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国际赛事中的语言壁垒在这里被科技巧妙打破。四川影目科技带来的智能翻译眼镜让参观者眼前一亮——中文话语瞬间化作眼前浮现的绿色英文文字。不远处,科大讯飞展台的双屏翻译设备更支持75种语言实时互译,让跨语言交流变得像普通对话般自然。"这简直消除了国际交流的最后一道障碍,"现场体验的外国记者赞叹道。
炎炎夏日的降温难题也有了创新解决方案。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研发的智能降温装备引人注目:一顶看似普通的渔夫帽,却能带来5-8℃的体感降温;搭配同系列马甲,让户外工作者告别酷暑困扰。工作人员现场演示,特殊面料在阳光直射下仍能保持清凉触感。
更令人惊喜的是赛事服务的科技细节。AI美甲机前,运动员只需短短5秒就能获得个性化的指甲彩绘。从中国结到熊猫图案,这些充满东方韵味的创意设计让外国选手爱不释手。"我们鼓励运动员上传自己喜欢的图案,打造专属纪念,"志愿者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这些贴心的科技应用,正悄然改变着大型赛事的服务体验。
漫步在世运村,一台造型独特的清洁设备正沿路自主作业。这款由成都企业研发的智能清扫车,能精准识别路面垃圾,连细小的烟蒂和碎石都不放过。企业技术负责人表示,其独创的"扫吸双模"系统和出色的越障能力,将确保赛事期间公共区域时刻保持整洁,所有作业数据还能实时上传管理平台。
绿色科技的应用同样令人瞩目。一组无需接驳管网的生态厕所引人驻足,其采用的生物降解技术和智能除臭系统,实现了真正的无人化运维。旁边的智能回收装置更是别出心裁——投入废旧塑料瓶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可追溯的电子环保证书。这套融合了边缘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设备,单日可处理2000余个塑料瓶,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赛事理念。
从智慧环卫到低碳管理,成都正通过一系列创新科技,为传统体育赛事注入智能化新活力。这些科技应用不仅提升了赛事运营效率,更让参与者的体验更加舒适便捷,展现出中国城市在大型活动组织中的科技实力。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 我国明确智慧健康发展路径
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共同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智能技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迈进,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水平。这份文件既是技术应用的实施指南,也承载着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意见系统规划了“人工智能+
-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越聪明越利己 合作意愿显著降低
美国顶尖学术机构卡内基梅隆大学近日发布一项引人深思的研究成果:当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显著提升时,其行为模式却呈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该研究显示,拥有复杂推理功能的大模型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协同合作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这种特性可能对团队协作机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系统日趋拟人
-
四川医疗创新成果获殊荣,精准科技提升诊疗水平
一、AI与AR融合实现微米级定位 临床操作迈入智能引导时代在近期举办的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评选中,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田陶然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硬组织穿刺导航系统"荣获最高奖项。该系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光学感应组件实时采集手术数据,借助AR眼镜为医师提供精准的视觉引导
-
陕西布局光子前沿科技 两年瞄准三十余项关键突破
在电磁相互作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光子科技,正与电子技术共同构成现代产业的基石。这种新兴技术在星际光链路、智能成像、基因解析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硬科技峰会光子专场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省正在筹建光子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基地计划引进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