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智慧城市 中关村论坛发布重磅创新成果
7月29日,2025中关村论坛重要活动——"AI赋能未来城市"专题研讨会在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作为系列论坛的亮点活动,本次会议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包括智能体技术突破、数据可信共享方案等创新实践。
会议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牵头组织,以"人工智能开启城市数字化新篇章"为主线,重点探讨了三大方向:AI技术如何深度融入城市管理、新型数字基建的创新发展路径、以及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与会嘉宾来自学界、政界和产业界,包括多位院士学者、政府智囊团成员及行业龙头企业代表,共同分享前沿观点,促成产学研深度合作。此次论坛的举办,标志着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的融合进入新阶段。通过搭建高端对话平台,不仅推动了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的对接,更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助力打造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未来城市样板。
论坛现场,多位院士专家带来了精彩的主旨分享。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以《AI驱动下的智慧城市进阶之路》为题,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如何为城市治理注入新动能;中国科学院尹浩院士则聚焦物联网技术,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破局之道》报告中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两位院士从不同技术维度,描绘了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图景。
中国工程院邱志明院士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参与论坛,他在致辞中特别强调,期待本次论坛能够凝聚各方智慧,为AI与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提供新思路。
在创新案例分享环节,多家科技企业代表展示了前沿实践:光轮智能分享了仿真数据领域的最新突破;中科紫东太初介绍了其自主研发的多模态AI大模型;云星宇公司作为智能交通领域的开拓者,分享了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设经验;中科星图维天信则展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空间智能领域的创新应用。这些案例生动呈现了AI技术在城市各场景中的落地实践。
本次论坛集中呈现了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成果,包括前沿应用范式革新、新一代智能体解决方案以及数据可信流通技术等突破性进展。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行动计划"推行一周年之际,主办方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44个标杆案例,这些案例覆盖科学智能(AI4S)、具身智能、智慧医疗等十大前沿领域,展现了AI技术在多维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作为重要成果发布方,中科大脑推出了两大核心产品体系:一是携手百度智能云、腾讯云等科技企业共同研发的21款智能体产品,这些产品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应急安防等五大场景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二是自主研发的可信数据空间平台,该平台通过创新技术架构,为数据要素的安全流通与价值释放提供了合规高效的解决方案。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海淀区在人工智能街区的建设成效,更为全国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
本次论坛不仅展示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更呈现了多项具有示范意义的落地应用。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推出的城市电力数据可信流通方案,与青龙桥街道的基层治理数字化实践相得益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鲜活案例。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论坛促成了一系列重要战略合作:数据集团与北京邮电大学将共建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关智能城市评价体系;中科大脑与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携手,致力于打造城市更新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同时,中科大脑还与吉林净发集团达成协议,共同探索智慧城市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多方合作构建的"五横两纵"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将重点打造电力能源数据流通枢纽,破解行业数据共享难题。
为深化智能体技术创新应用,论坛期间正式启动了由24家单位参与的智能体生态合作计划。该计划汇聚了北京邮电大学、通研院等知名机构,将从应用场景共创、创新生态培育、成果转化加速三个层面发力。这种跨区域、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模式,不仅展现了"人工智能+"行动的实践路径,更为构建开放共赢的智慧城市生态圈提供了新范式。与会各方一致认为,只有通过深度协作,才能让智能技术真正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 我国明确智慧健康发展路径
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共同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智能技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迈进,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水平。这份文件既是技术应用的实施指南,也承载着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意见系统规划了“人工智能+
-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越聪明越利己 合作意愿显著降低
美国顶尖学术机构卡内基梅隆大学近日发布一项引人深思的研究成果:当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显著提升时,其行为模式却呈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该研究显示,拥有复杂推理功能的大模型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协同合作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这种特性可能对团队协作机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系统日趋拟人
-
四川医疗创新成果获殊荣,精准科技提升诊疗水平
一、AI与AR融合实现微米级定位 临床操作迈入智能引导时代在近期举办的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评选中,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田陶然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硬组织穿刺导航系统"荣获最高奖项。该系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光学感应组件实时采集手术数据,借助AR眼镜为医师提供精准的视觉引导
-
陕西布局光子前沿科技 两年瞄准三十余项关键突破
在电磁相互作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光子科技,正与电子技术共同构成现代产业的基石。这种新兴技术在星际光链路、智能成像、基因解析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硬科技峰会光子专场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省正在筹建光子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基地计划引进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