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智慧城市 中关村论坛发布重磅创新成果
7月29日,2025中关村论坛重要活动——"AI赋能未来城市"专题研讨会在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作为系列论坛的亮点活动,本次会议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包括智能体技术突破、数据可信共享方案等创新实践。
会议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牵头组织,以"人工智能开启城市数字化新篇章"为主线,重点探讨了三大方向:AI技术如何深度融入城市管理、新型数字基建的创新发展路径、以及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与会嘉宾来自学界、政界和产业界,包括多位院士学者、政府智囊团成员及行业龙头企业代表,共同分享前沿观点,促成产学研深度合作。此次论坛的举办,标志着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的融合进入新阶段。通过搭建高端对话平台,不仅推动了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的对接,更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助力打造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未来城市样板。
论坛现场,多位院士专家带来了精彩的主旨分享。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以《AI驱动下的智慧城市进阶之路》为题,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如何为城市治理注入新动能;中国科学院尹浩院士则聚焦物联网技术,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破局之道》报告中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两位院士从不同技术维度,描绘了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图景。
中国工程院邱志明院士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参与论坛,他在致辞中特别强调,期待本次论坛能够凝聚各方智慧,为AI与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提供新思路。
在创新案例分享环节,多家科技企业代表展示了前沿实践:光轮智能分享了仿真数据领域的最新突破;中科紫东太初介绍了其自主研发的多模态AI大模型;云星宇公司作为智能交通领域的开拓者,分享了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设经验;中科星图维天信则展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空间智能领域的创新应用。这些案例生动呈现了AI技术在城市各场景中的落地实践。
本次论坛集中呈现了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成果,包括前沿应用范式革新、新一代智能体解决方案以及数据可信流通技术等突破性进展。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行动计划"推行一周年之际,主办方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44个标杆案例,这些案例覆盖科学智能(AI4S)、具身智能、智慧医疗等十大前沿领域,展现了AI技术在多维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作为重要成果发布方,中科大脑推出了两大核心产品体系:一是携手百度智能云、腾讯云等科技企业共同研发的21款智能体产品,这些产品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应急安防等五大场景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二是自主研发的可信数据空间平台,该平台通过创新技术架构,为数据要素的安全流通与价值释放提供了合规高效的解决方案。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海淀区在人工智能街区的建设成效,更为全国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
本次论坛不仅展示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更呈现了多项具有示范意义的落地应用。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推出的城市电力数据可信流通方案,与青龙桥街道的基层治理数字化实践相得益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鲜活案例。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论坛促成了一系列重要战略合作:数据集团与北京邮电大学将共建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关智能城市评价体系;中科大脑与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携手,致力于打造城市更新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同时,中科大脑还与吉林净发集团达成协议,共同探索智慧城市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多方合作构建的"五横两纵"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将重点打造电力能源数据流通枢纽,破解行业数据共享难题。
为深化智能体技术创新应用,论坛期间正式启动了由24家单位参与的智能体生态合作计划。该计划汇聚了北京邮电大学、通研院等知名机构,将从应用场景共创、创新生态培育、成果转化加速三个层面发力。这种跨区域、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模式,不仅展现了"人工智能+"行动的实践路径,更为构建开放共赢的智慧城市生态圈提供了新范式。与会各方一致认为,只有通过深度协作,才能让智能技术真正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更多文章
-
具身智能新赛道:科技企业竞相构建机器人操作系统
7月27日,腾讯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发布"钛螺丝"(Tairos)具身智能开放平台,标志着又一家互联网巨头加入这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角逐。该平台由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打造,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为行业提供包括大模型支持、开发工具链和数据服务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这一动作延续了今年以
-
当体育遇见黑科技 成都世运会展示未来场景
7月3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展示活动在成都世运村举行。活动现场集中呈现了20多项创新科技成果,这些前沿技术将为即将到来的世运会提供智能化服务支持。展区中央,三台名为"镋钯"的仿人机器人正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这些由成都兴锦公司研发的机器人不仅具备流畅的肢体动作,还能通过19英寸显示屏与观众互动。据
-
深度观察:中国人工智能的可持续优势从何而来
中国日报网7月30日电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总裁斯蒂芬·罗奇近日在知名评论平台Project Syndicate撰文表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本质上是基础科研实力的较量。这位资深经济学家强调,评判AI竞赛胜负的关键指标不应是短期市场估值,而要看各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持续投入。罗奇在文中分析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赛道上展现出的三
-
AI赋能智慧城市 中关村论坛发布重磅创新成果
7月29日,2025中关村论坛重要活动——"AI赋能未来城市"专题研讨会在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作为系列论坛的亮点活动,本次会议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包括智能体技术突破、数据可信共享方案等创新实践。会议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牵头组织,以"人工智能开启城市数字化新篇章"为主
-
智能疏浚系统亮相全球AI盛会 展现央企硬核科技
在近日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资委公布了首批40个央企人工智能重点应用项目。其中,中交疏浚旗下国家级科研平台开发的"智能挖泥船控制系统"榜上有名。这项创新技术展现了人工智能如何推动传统疏浚行业转型升级,成为央企数字化转型的典型范例。该系统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装备领域又取得重要突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