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疏浚系统亮相全球AI盛会 展现央企硬核科技
在近日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资委公布了首批40个央企人工智能重点应用项目。其中,中交疏浚旗下国家级科研平台开发的"智能挖泥船控制系统"榜上有名。这项创新技术展现了人工智能如何推动传统疏浚行业转型升级,成为央企数字化转型的典型范例。该系统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装备领域又取得重要突破。
这款智能疏浚系统代表了疏浚行业的技术革新,它通过先进的自主学习算法,能够动态优化作业流程并自主诊断故障。系统创新性地融合了多学科理论,运用智能算法分析海量作业数据,结合模糊推理和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涵盖船舶运动、设备调控与作业效能的多维度智能管控体系。
研发团队突破性地改进了神经网络架构,使其具备更强的时序数据处理能力,可精准识别各类异常工况,并快速做出响应,大幅提升了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同时,系统设计了多模式无缝切换机制,确保在突发情况下人工、自动和智能控制之间的平稳过渡,保障作业安全。
此外,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机理+数据"双模型协同架构,将传统工程机理与实时数据建模相结合,使系统能够精准预测不同工况下的作业参数,实现全流程动态监测与智能决策。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疏浚作业的智能化水平,也为重型装备的自动化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该系统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完全基于国产化平台开发,搭载了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处理器及计算设备,并已成功应用于"新海鲛"等新一代大型绞吸挖泥船。实际作业数据显示,相比传统人工操作,智能系统在控制精度、作业稳定性、施工效率等21项核心性能指标上均实现显著提升,在相同作业条件下展现出更优的综合表现。
此次入选国资委首批央企人工智能示范项目,标志着中交疏浚在智能疏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经过严格评审,该系统从219个参评项目中成功突围,成为人工智能与重型工程装备融合应用的典范。这不仅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肯定,更展现了国产智能装备的领先水平。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进步,疏浚行业正迎来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期。智能控制系统将逐步实现从辅助决策到自主作业的跨越,推动传统疏浚模式向无人化、数字化方向升级,为海洋工程建设带来革命性变革。
更多文章
-
具身智能新赛道:科技企业竞相构建机器人操作系统
7月27日,腾讯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发布"钛螺丝"(Tairos)具身智能开放平台,标志着又一家互联网巨头加入这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角逐。该平台由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打造,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为行业提供包括大模型支持、开发工具链和数据服务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这一动作延续了今年以
-
当体育遇见黑科技 成都世运会展示未来场景
7月3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展示活动在成都世运村举行。活动现场集中呈现了20多项创新科技成果,这些前沿技术将为即将到来的世运会提供智能化服务支持。展区中央,三台名为"镋钯"的仿人机器人正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这些由成都兴锦公司研发的机器人不仅具备流畅的肢体动作,还能通过19英寸显示屏与观众互动。据
-
深度观察:中国人工智能的可持续优势从何而来
中国日报网7月30日电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总裁斯蒂芬·罗奇近日在知名评论平台Project Syndicate撰文表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本质上是基础科研实力的较量。这位资深经济学家强调,评判AI竞赛胜负的关键指标不应是短期市场估值,而要看各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持续投入。罗奇在文中分析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赛道上展现出的三
-
AI赋能智慧城市 中关村论坛发布重磅创新成果
7月29日,2025中关村论坛重要活动——"AI赋能未来城市"专题研讨会在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作为系列论坛的亮点活动,本次会议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包括智能体技术突破、数据可信共享方案等创新实践。会议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牵头组织,以"人工智能开启城市数字化新篇章"为主
-
智能疏浚系统亮相全球AI盛会 展现央企硬核科技
在近日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资委公布了首批40个央企人工智能重点应用项目。其中,中交疏浚旗下国家级科研平台开发的"智能挖泥船控制系统"榜上有名。这项创新技术展现了人工智能如何推动传统疏浚行业转型升级,成为央企数字化转型的典型范例。该系统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装备领域又取得重要突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