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疏浚系统亮相全球AI盛会 展现央企硬核科技
在近日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资委公布了首批40个央企人工智能重点应用项目。其中,中交疏浚旗下国家级科研平台开发的"智能挖泥船控制系统"榜上有名。这项创新技术展现了人工智能如何推动传统疏浚行业转型升级,成为央企数字化转型的典型范例。该系统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装备领域又取得重要突破。
这款智能疏浚系统代表了疏浚行业的技术革新,它通过先进的自主学习算法,能够动态优化作业流程并自主诊断故障。系统创新性地融合了多学科理论,运用智能算法分析海量作业数据,结合模糊推理和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涵盖船舶运动、设备调控与作业效能的多维度智能管控体系。
研发团队突破性地改进了神经网络架构,使其具备更强的时序数据处理能力,可精准识别各类异常工况,并快速做出响应,大幅提升了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同时,系统设计了多模式无缝切换机制,确保在突发情况下人工、自动和智能控制之间的平稳过渡,保障作业安全。
此外,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机理+数据"双模型协同架构,将传统工程机理与实时数据建模相结合,使系统能够精准预测不同工况下的作业参数,实现全流程动态监测与智能决策。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疏浚作业的智能化水平,也为重型装备的自动化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该系统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完全基于国产化平台开发,搭载了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处理器及计算设备,并已成功应用于"新海鲛"等新一代大型绞吸挖泥船。实际作业数据显示,相比传统人工操作,智能系统在控制精度、作业稳定性、施工效率等21项核心性能指标上均实现显著提升,在相同作业条件下展现出更优的综合表现。
此次入选国资委首批央企人工智能示范项目,标志着中交疏浚在智能疏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经过严格评审,该系统从219个参评项目中成功突围,成为人工智能与重型工程装备融合应用的典范。这不仅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肯定,更展现了国产智能装备的领先水平。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进步,疏浚行业正迎来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期。智能控制系统将逐步实现从辅助决策到自主作业的跨越,推动传统疏浚模式向无人化、数字化方向升级,为海洋工程建设带来革命性变革。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AI+"行动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各个产业领域,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工业制造到医疗服务,从教育培训到城市治理,AI技术正在生产一线和生活场景中持续落地,带来深刻的产业变革。1.做好AI“加法”行业场景应用持续落地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近千个AI应用场景集中展示,100多项创新成果从实
-
成都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无人机足球引领科技体育新风尚
随着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1.5万亿元,成都正凭借其完善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应用场景,在这条新赛道上加速前进。9月14日,"Ablefly 蓉耀未来"无人机足球城市推广活动在成都环球中心启动,标志着成都在这项新兴科技体育项目上的全面布局。活动现场,红白配色的无人机如灵动的飞鸟在空中穿梭。参与者操
-
沪青携手推进科普援青,“科创校长空间站”果洛分站正式启动
9月13日,"科创校长空间站"人工智能专场暨科普援青行动启动仪式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和青海果洛州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同步举行。这标志着上海与青海两地的科技合作进入新阶段,科技援青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科委、市教委和上海市援青干部联络组共同指导,上海科技馆、上海交通大学和共青团果洛州委员会
-
智慧养老产品受银发族青睐,科技让老年生活更美好
在2025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各类智能养老产品成为银发族关注的焦点。一位65岁的参展者李女士在人工智能健康筛查系统前体验后赞叹不已:"仅站立90秒就生成了包括机体年龄、心率、血压等多项指标的报告,还准确检测出了我的高血压问题。"本次博览会汇聚了180多家企业机构,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养老设备、适老化家
-
数字贸易汇聚创新动能,浙江打造全球数字经贸新高地
随着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即将在杭州启幕,浙江正展现出其作为数字创新"超级磁场"的强劲吸引力。在这片数字经济的沃土上,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正在快速成长,推动数字贸易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余杭南湖未来科学园,有鹿机器人研发的商用巡扫机器人展现了卓越的智能化水平。这款搭载具身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