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奔涌向前 正叩响生活与产业的 “智能新大门”
戴上智能眼镜,一声“付10块”便能搞定购物结算;对着手机讲出身体不适,AI健康助手立刻给出诊疗指引;在“眼脑手”的协同配合下,能干活的机器人还秀出不少绝活……7月26日至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如期举办,3000多项前沿成果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正快步推开“智慧之门”,让人们真切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与惊喜。
AI打开智慧生活新想象
初到大会现场,不用为找场馆、取票、存包、寻卫生间犯难。现场设有多个“支付宝碰一碰”打卡点,观众解锁手机轻触小蓝环,就能获取地图导览、打卡等观展服务,十分便捷。
蚂蚁集团展区里,AI健康管家“AQ”成了焦点,不少参观者驻足体验。无论是随口问“最近总没精神是怎么回事”,还是上传体检报告,AQ都能马上给出诊断建议,还支持一键接入AI诊室深入咨询,同时对接线上挂号或线下医院资源。一位观众感慨:“有了AQ,家里老人自己就能问药查报告,就像家里有位医生亲戚,太方便了。”据悉,AQ依托蚂蚁医疗大模型研发,涵盖问健康、读报告、测疾病、管慢病等100多项AI功能,适配多款主流可穿戴设备和慢病管理仪器,刚入选WAIC2025大会最高奖项“SAIL奖”TOP30和“镇馆之宝”。
合合信息展台前,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近4米长的《坤舆万国全图》引来不少人围观。借助AI扫描技术,这幅巨幅地图能一键“收”进手机。通过“无限扫描”科技,观众滑动手机拍摄视频时,AI会智能规避大尺寸文档拼接常见的错位、细节模糊、色彩失真等问题,对局部视频进行“智能拼图”。基于AI对图像的解读,系统还能识别图中山河疆域、神奇动物等元素,观众点击指定区域,就能了解数百年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真正实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
能干活的机器人花式秀技
“麻烦把偶数数字捡出来放进碗里。”在梅卡曼德的展台前,工作人员对着机器人随口下达指令。“收到,我这就把4取出来放到碗里。”机器人回应后,顶部的3D高精度相机迅速识别出桌上散落的数字积木,机械臂灵活转动,精准挑出偶数4放进碗中。
梅卡曼德创始人兼CEO邵天兰介绍,团队自研的Mech-GPT多模态大模型是机器人“听懂话”的关键——操作人员不用掌握复杂编程,说句日常语言就能指挥机器人干活,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展台里,机器人的本领远不止于此:双臂机器人自己动手叠衣服,单臂机器人突破透明物品识别难题快速分拣,人形机器人从满满当当的货架上取货递给参观者,工业机器人凭借0.5毫米的视觉精度,从深筐里杂乱堆放的钣金件中准确抓出目标并精准上料。 “
机器人可不只会运动、跳舞、表演,干起活来也不含糊。”邵天兰透露,公司一半收入来自海外市场,产品已销往德国、日本、美国、韩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现场更热闹的是“机器人总动员”:智元机器人在技能大舞台手持彩绸舞龙、挥毫写字,云百生手术机器人以微米级精度剥蛋壳却能保证蛋膜完好,宇树人形机器人还现场展开了格斗赛……这些更“能干”、更“聪明”的机器人各显身手,让人目不暇接。
京企秀出科创硬实力
AI大模型正推动各行各业掀起效率变革,但在交通、医疗等领域,由于“幻觉”等问题难以攻克,其规模化应用一直受阻。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北京蘑菇车联给出了应对方案——物理世界AI大模型。 “
和数字世界的大模型不同,MogoMind堪称物理世界的实时搜索引擎。”蘑菇车联副总裁王凯解释道。这个名为MogoMind的系统整合了道路传感器、车载终端等各类设备,构建出立体化的物理世界感知网络,能以毫秒级速度捕捉道路状况、车辆行驶状态、行人轨迹、气象条件等物理信息。
如今,国产GPU在金融、教育、电力、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会展区内,北京摩尔线程集中展示了国产GPU在专业图形渲染、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具身智能、物理仿真等领域取得的技术突破。
据工作人员介绍,全功能GPU集图形渲染、视频编解码、AI计算加速、物理仿真、科学计算等能力于一身。借助这一优势,摩尔线程与合作方推想医疗已完成冠脉CT造影图像血管狭窄辅助评估软件的国产化适配与迁移,助力AI医疗领域实现从芯片到软件的全链条国产化突破。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 我国明确智慧健康发展路径
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共同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智能技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迈进,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水平。这份文件既是技术应用的实施指南,也承载着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意见系统规划了“人工智能+
-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越聪明越利己 合作意愿显著降低
美国顶尖学术机构卡内基梅隆大学近日发布一项引人深思的研究成果:当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显著提升时,其行为模式却呈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该研究显示,拥有复杂推理功能的大模型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协同合作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这种特性可能对团队协作机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系统日趋拟人
-
四川医疗创新成果获殊荣,精准科技提升诊疗水平
一、AI与AR融合实现微米级定位 临床操作迈入智能引导时代在近期举办的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评选中,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田陶然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硬组织穿刺导航系统"荣获最高奖项。该系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光学感应组件实时采集手术数据,借助AR眼镜为医师提供精准的视觉引导
-
陕西布局光子前沿科技 两年瞄准三十余项关键突破
在电磁相互作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光子科技,正与电子技术共同构成现代产业的基石。这种新兴技术在星际光链路、智能成像、基因解析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硬科技峰会光子专场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省正在筹建光子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基地计划引进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