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百年飞跃 中国创新领跑新赛道
今年恰逢量子理论诞生百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将今年定为"国际量子科技年",以此纪念这一改变人类认知的革命性科学突破。从普朗克在1900年首次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开创性假说,到1920年代中期海森堡的矩阵力学与薛定谔的波动力学相继问世,量子力学的建立不仅彻底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认知框架,更为现代科技发展奠定了全新的理论基础。
我国科研团队近期在量子科技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自主研发的"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展现出强大算力,突破性的星地量子通信实验实现了跨洲际的信息传输,新型量子传感设备的研制也取得关键突破。这些创新成果正在重塑信息获取、传输与处理的技术范式,为量子技术的实际应用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量子计算:加速技术迭代攻关
如果把量子科技比作一架翱翔的"未来战机",那么它的核心系统正由三大关键技术构成:量子计算如同强劲的"引擎",提供突破经典极限的超级算力;量子通信则像先进的"航电系统",确保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而量子测量则堪比精密的"探测雷达",实现前所未有的感知精度。
量子计算的雏形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的理论探索,经过数十年的理论积淀和技术突破,这项曾被视为"科幻"的技术已逐步走向现实,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
今年初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国内顶尖科研力量,成功推出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这台量子计算原型机在特定任务上的运算速度,将传统超级计算机远远甩在身后——其完成"量子随机线路采样"的效率,比现有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高出千万亿倍,再次刷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
量子计算正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而实现"量子优越性"则是其迈向实际应用的重要里程碑。业内专家表示,当前我国量子技术研发已进入关键转型期,正从实验室的理论探索快速迈向产业化应用阶段。这种革命性的计算范式,因其在特定问题上展现出的指数级算力优势,正吸引着金融建模、新药研发、航天工程等高精尖领域的广泛关注。
在技术突破方面,我国科研团队近期取得重要进展——由科大国盾量子牵头研发的超导量子测控系统已顺利完成交付。作为支撑"祖冲之三号"运行的关键设备,该系统的成功研制为未来开发可纠错的大规模量子计算机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发挥'超级智能'的作用,必须首先证明其超越经典计算机的能力。"量子信息领域专家表示。目前,相关企业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构建完整的自主可控量子计算产业链,为这一颠覆性技术的商业化应用铺平道路。
量子通信:迈向产业化应用推广
我国量子通信技术近期迎来系列重大突破,在多个技术路线上齐头并进。在量子直接通信领域,科研团队不仅将百公里级通信速率提升至新高度,更成功构建了300公里全连接网络。更令人振奋的是,模块化量子通信设备已通过火箭搭载回收测试,为未来空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奠定基础。
"这些突破性进展表明,量子直接通信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量子通信专家龙桂鲁教授指出,该技术正朝着实用化、组网化和空间应用三大方向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在量子密钥分发方面,中国科研团队创造了新的里程碑——成功实现横跨亚非大陆的星地量子加密通信,在超过1.2万公里的距离上完成"一图一密"的安全传输。这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誉为"将量子保密通信带入全球尺度的关键突破",为构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早在世纪之交,当全球量子信息技术刚刚崭露头角时,我国就敏锐把握住这一战略机遇。通过前瞻布局和持续投入,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率先取得突破,逐步建立起技术优势。专家分析指出,这一成就既源于国家对前沿科技的战略眼光,也得益于科研人员数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
"随着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升级,量子通信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恰逢其时。"量子通信专家表示,这项技术正在为金融、医疗、政务等关键领域打造牢不可破的信息防护网,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安全基石。目前,我国量子通信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正在为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 我国明确智慧健康发展路径
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共同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智能技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迈进,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水平。这份文件既是技术应用的实施指南,也承载着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意见系统规划了“人工智能+
-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越聪明越利己 合作意愿显著降低
美国顶尖学术机构卡内基梅隆大学近日发布一项引人深思的研究成果:当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显著提升时,其行为模式却呈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该研究显示,拥有复杂推理功能的大模型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协同合作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这种特性可能对团队协作机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系统日趋拟人
-
四川医疗创新成果获殊荣,精准科技提升诊疗水平
一、AI与AR融合实现微米级定位 临床操作迈入智能引导时代在近期举办的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评选中,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田陶然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硬组织穿刺导航系统"荣获最高奖项。该系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光学感应组件实时采集手术数据,借助AR眼镜为医师提供精准的视觉引导
-
陕西布局光子前沿科技 两年瞄准三十余项关键突破
在电磁相互作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光子科技,正与电子技术共同构成现代产业的基石。这种新兴技术在星际光链路、智能成像、基因解析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硬科技峰会光子专场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省正在筹建光子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基地计划引进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