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康养机器人集中亮相 科技赋能银发经济新场景
机器人技术已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焦点,其商业化应用路径备受行业重视。在服务老年群体的康养领域,相关技术的实际落地正取得积极进展。
10月29日,"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成都智慧康养机器人展演活动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现场展示的喂餐机器人、智能轮椅、药品分拣机器人等多类产品,成为参观者瞩目的焦点。
这些机器人大多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例如一款脑控智能电动轮椅,使用者仅需佩戴轻便的非侵入式头戴设备,即可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对轮椅的自主控制。
整体而言,智慧康养机器人的发展折射出巨大的市场需求。据预测,到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大关,智慧康养机器人将成为科技服务银发经济的重要方向。
一、医疗机器人缩影:上海医生为喀什病人做微创手术
本次展演汇聚了全国百余家智慧养老企业,展出175款面向康养领域的机器人产品。
展出的科技产品种类丰富,包括智能睡眠监测仪、陪伴型机器人、便携式智能洗浴设备、失能失智老人护理装置等。
一款喂餐机器人引人注目,其白色机械臂配备黄色餐勺,底座设有操作屏幕,旁边放置餐盒区域,一经展示便吸引众多观众驻足。
另一款仿真人形机器人外观逼真,身着淡蓝色服饰,背景屏介绍其为"家庭服务移动仿生人形机器人",主要提供情感陪伴服务。
展品数量最为集中的区域主要面向老年人医疗康复等刚性需求场景。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自主研发的11款智能康复产品亮相,该系列产品通过人机交互与数据监测实现康复流程科学管理,并能根据评估结果生成个性化的数字互动训练方案。
"这是远程机器人手术系统,今年我们完成了上海医生通过操控手术机器人为5000公里外喀什患者实施治疗的案例。"一家参展医疗器械企业负责人介绍,该案例中上海医生在当地操作控制台,通过5G或专网将指令实时传输至喀什手术室的机器人设备。"目前国外同类产品价格较高,国内优秀企业已将成本控制在国外产品的一半左右,性能却十分接近。"
除康复机器人外,现场还有人形机器人演奏《我和我的祖国》曲目。"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在场馆导览、交流互动等场景应用较多...其技术核心在于电机关节的程序驱动,对精度和加工工艺要求极高。"相关企业工作人员说明。
另有企业发布了脑控智能电动轮椅产品。使用者佩戴轻便的非侵入式头戴装置,无需言语或动作,仅通过意念即可精确控制轮椅行进方向。"这依托我们成熟的脑机接口AI技术,能将脑电波信号准确转换为指令,实现'意念控制'。"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代武表示,该产品内置智能感知系统,具备自动避障、坡道缓降等安全防护功能。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董事长张睿睿展示了全球首款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的研发成果。他介绍,该电子皮肤在性能上创下多项世界纪录:力测量精度达0.005牛顿微力识别,感知频率达1500赫兹,分辨率达到每平方厘米10万个感应单元。这些指标意味着机器人首次真正具备"触觉神经",既能感知树叶的柔软,也能辨别硬币的重量。
成都天象含羞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含羞草1号"产品。公司副总经理郑帅帅介绍,这是国内首款辅助失能老人翻身的康养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养老院、医院等场景,可协助护理人员为需要照护者提供翻身服务,在确保舒适安全的同时显著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未来该机器人还可拓展查房、照护方案制定、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务。"
二、成都有打造智慧康养机器人产业的技术与场景优势
目前机器人在康养领域的商业化应用程度持续提升,智慧康养机器人正成为科技服务银发经济的重要方向。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预计到2035年前后,这一群体规模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
除智能康复产品外,机器人在药品分拣方面的应用也引人关注。这类设备通过两根灵活机械指爪,准确抓取、识别并分类各类药品,显著提升药房分拣效率与精确度。
据参展商介绍,机器人指爪多采用柔性材料,可根据药盒尺寸和形状自适应调整夹持力度,避免药品包装损坏。配合高清视觉摄像头与AI算法,能快速识别药盒上的条码、二维码或文字信息,自动匹配药品名称、规格和配送目标,减少人工识别误差。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纪委书记许百涛表示,各地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配套政策,形成全链条支持体系,推动机器人在健康监测、康复辅助等功能方面持续升级。标准建设方面,2025年我国牵头制定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应用层面,养老机器人已覆盖居家社区和养老机构,在居家场景开始规模化应用。"成都凭借产业技术与场景优势,正加快建设全国智慧康养机器人产业应用新高地"。
当前各地竞相布局智慧康养机器人产业,在这条新赛道上,成都具备多方面优势,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就是其中之一。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继2024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规模和企业数量"双千突破"后,2025年仍保持快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产业规模同比增幅超35%,人工智能领域企业达115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2家,实现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产业链覆盖。同时,成都在全国11个人工智能先导区建设评估中位列前四,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居中西部首位,进入全国领先梯队。
更多文章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
宁夏组建产业创新联盟 突破壁垒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宁夏最新举办的新型工业化专题赛会上,贺兰工业园区科技创新负责人王金梅代表当地高性能陶瓷产业创新联盟,集中发布了8项技术需求。这些需求聚焦产业升级关键环节,其中一项旨在实现复杂结构碳化硅陶瓷的一体成型,力争使产品强度提高逾一成,合格率突破95%,并形成规模化稳定生产能力。面对技术瓶颈突出、创新资源分散、
-
宝山创新模式助推硬科技 十三个前沿项目获资金扶持
一、项目与企业来源遍布全国作为上海市唯一承担国家“先投后股”改革试点的地方政府,宝山区自2021年起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为早期科技企业提供关键支持。初创科技企业常因技术前瞻性强、风险高而面临融资难题。宝山推出的“先投后股”政策,在项目起步阶段提供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禹微(上海)电
-
雅培多款前沿医疗科技即将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在近期举行的第八届“雅培科技日暨进博会前瞻活动”中,雅培透露将在本届进博会上展示十多款首次面向亚洲及中国市场的创新医疗产品。其中,备受关注的是全球领先的冠状动脉严重钙化治疗技术——Diamondback 360冠脉旋磨介入系统。该系统被誉为“血管钙化难题的破解方案”,采用高速转动的偏心钻石涂层磨头,有效清除血管壁上
-
进博会保障体系再升级 “AI食安顾问”精准预警风险
随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临近,相关服务保障体系也迎来新突破。记者近日从进博会市场监管服务保障指挥中心获悉,一套具备人工智能研判能力的食品安全服务系统已正式上线,通过数据建模与智能分析,主动为餐饮单位提供风险评估与专业指导。据了解,该系统由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自主研发,目前已取得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