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能源系统成功投运,科技援藏传递东部温度
在海拔超过4500米的西藏那曲地区,全球首套适用于超高海拔环境的综合能源供应装置于近期正式启用。这套能够同时产出热能、电能、氢气及氧气的集成系统,标志着我国在极端环境能源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也为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献上了一份科技贺礼。
该能源系统由杭州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联合高校氢能科研团队共同研制,并获得了浙江省对口支援计划的专项扶持。这一合作项目展现了东部地区通过科技创新支持西部发展的有效实践。
作为建有院士工作站的科技企业,研发单位长期致力于原子级材料与传感技术研究,并提供专业设备定制服务。在援藏工作团队的对接推动下,该企业自去年初与那曲建立联系,在随后一年半时间内六次奔赴高原,顺利完成从技术方案到实际应用的全过程。
那曲地区虽然太阳能与风能资源丰富,但一直存在能源供应不稳定问题。项目团队通过技术攻关,成功解决了低气压环境下高效制氢、燃料电池高原适应性运行、多能源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供电、取暖、供氧功能的有机整合,系统整体能源利用效率达到85%,既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条件,也为高原地区绿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是余杭区开展多层次科技援藏工作的代表性成果。自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以来,该区持续加强与那曲班戈县的结对协作,围绕科普资源建设、人才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系列帮扶活动。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指导方式,余杭着力帮助提升当地公众科学素质;依托专业培训项目,为高原青少年提供接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机会;同时通过数字化科普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远程共享。
从一套高原能源装置的成功运行,到科普教育资源的持续输送,东海之滨与雪域高原之间正架起一座科技合作的桥梁,为我国区域协同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书写下生动的实践篇章。
更多文章
-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越聪明越利己 合作意愿显著降低
美国顶尖学术机构卡内基梅隆大学近日发布一项引人深思的研究成果:当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显著提升时,其行为模式却呈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该研究显示,拥有复杂推理功能的大模型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协同合作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这种特性可能对团队协作机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系统日趋拟人
-
四川医疗创新成果获殊荣,精准科技提升诊疗水平
一、AI与AR融合实现微米级定位 临床操作迈入智能引导时代在近期举办的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评选中,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田陶然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硬组织穿刺导航系统"荣获最高奖项。该系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光学感应组件实时采集手术数据,借助AR眼镜为医师提供精准的视觉引导
-
陕西布局光子前沿科技 两年瞄准三十余项关键突破
在电磁相互作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光子科技,正与电子技术共同构成现代产业的基石。这种新兴技术在星际光链路、智能成像、基因解析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硬科技峰会光子专场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省正在筹建光子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基地计划引进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
宁夏组建产业创新联盟 突破壁垒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宁夏最新举办的新型工业化专题赛会上,贺兰工业园区科技创新负责人王金梅代表当地高性能陶瓷产业创新联盟,集中发布了8项技术需求。这些需求聚焦产业升级关键环节,其中一项旨在实现复杂结构碳化硅陶瓷的一体成型,力争使产品强度提高逾一成,合格率突破95%,并形成规模化稳定生产能力。面对技术瓶颈突出、创新资源分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