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井科技三度亮相进博会 展示智慧物流创新成果
秋意渐浓,黄浦江畔再迎盛会。随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临近,全球目光将再次汇聚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在众多参展企业中,来自上海青浦的西井科技将第三次登上这个国际舞台,展示其在全球智慧物流领域的最新突破。从最初的观摩学习到如今的深度参与,西井科技的进博之路,正是其全球化布局与技术创新实力的生动写照。
一、缘起进博:从“观众”到“主角”的身份转变
西井科技与进博会的缘分始于观摩学习。在汽车制造、技术设备、服务贸易等展区,众多国际前沿技术与解决方案为其带来了深刻启示。这个汇聚全球智慧的舞台,让西井科技敏锐把握到国际海运物流正朝着智能化、无人化、绿色化发展的趋势,也更加坚定了将人工智能与清洁能源深度融入集装箱物流体系的战略方向。
2023年第六届进博会上,西井科技实现了从参观者到展示者的重要转变,首次向世界展现了“智慧联通丝路,绿色创造未来”的发展理念。其时,其新能源无人驾驶重型卡车Q-Truck和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Q-Tractor成为展会亮点。企业负责人表示,进博会不仅是把握全球市场脉搏、拓展国际视野的重要窗口,更是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世界贸易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第七届进博会上,西井科技首次系统化地从“智能技术、场景应用、运力体系、网络互联”四个层面,全面展示了其智慧物流产品体系:包括场景化解决方案Cosmo、智能化运力平台Qomolo、网络化系统Loopo以及综合服务能力WeWell。全时无人驾驶新能源商用车Q-Truck、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Q-Tractor、智能物流机器人Well-Bot等产品协同亮相,展现了企业在提升效率、控制成本、保障安全和促进减排等方面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二、八年积淀:全球化布局与“新质生产力”的锤炼
透过进博平台,西井科技的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从上海青浦起步,企业深耕海运、陆运、空运、铁路及工业场景的集装箱物流体系。目前,其产品与服务已覆盖全球28个国家和区域,为超200家客户提供支持。2024年,企业在香港设立国际业务总部,拓展多个海外分支机构,并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其“与当地共建产业能力、协同产业链发展、构建全球产业生态”的全球化升级战略。
企业领导者强调,全球化不仅是产品与技术的输出,更是产业生态的共建。西井科技正通过“人工智能+新能源”的技术组合,积极发展新型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相约进博:全球首秀与“硬核”升级引期待
即将揭幕的第八届进博会,西井科技将带来更多创新成果。“全场景智能物流沙盘”作为专为进博会打造的展示项目,通过交互式设计,生动呈现企业在海港、空港、陆港、工业园区等关键节点及多式联运场景中的技术布局。
在重点展品方面,参与《流浪星球3》拍摄的Q-Truck
全时无人驾驶新能源重卡将再度成为关注焦点。另一大亮点是针对航空货运等领域定制开发的新能源自动驾驶牵引车Q-Tractor的升级版本。本次展示的增强型车型具备“200公里续航与5分钟快速换电”的新配置,已成功应用于香港国际机场、香港Hactl货运站、成都双流机场等场景。
三次参与进博盛会,西井科技的进博历程,是中国科技企业借助国家高水平开放平台,积极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以自主创新推动全球产业链升级的典型案例。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在即,期待西井科技以其最新的智能创造成果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再放异彩,为全球智慧物流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更多文章
-
四川医疗创新成果获殊荣,精准科技提升诊疗水平
一、AI与AR融合实现微米级定位 临床操作迈入智能引导时代在近期举办的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评选中,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田陶然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硬组织穿刺导航系统"荣获最高奖项。该系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光学感应组件实时采集手术数据,借助AR眼镜为医师提供精准的视觉引导
-
陕西布局光子前沿科技 两年瞄准三十余项关键突破
在电磁相互作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光子科技,正与电子技术共同构成现代产业的基石。这种新兴技术在星际光链路、智能成像、基因解析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硬科技峰会光子专场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省正在筹建光子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基地计划引进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
宁夏组建产业创新联盟 突破壁垒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宁夏最新举办的新型工业化专题赛会上,贺兰工业园区科技创新负责人王金梅代表当地高性能陶瓷产业创新联盟,集中发布了8项技术需求。这些需求聚焦产业升级关键环节,其中一项旨在实现复杂结构碳化硅陶瓷的一体成型,力争使产品强度提高逾一成,合格率突破95%,并形成规模化稳定生产能力。面对技术瓶颈突出、创新资源分散、
-
宝山创新模式助推硬科技 十三个前沿项目获资金扶持
一、项目与企业来源遍布全国作为上海市唯一承担国家“先投后股”改革试点的地方政府,宝山区自2021年起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为早期科技企业提供关键支持。初创科技企业常因技术前瞻性强、风险高而面临融资难题。宝山推出的“先投后股”政策,在项目起步阶段提供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禹微(上海)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