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研发矿物微生物协同技术,精准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

发布时间: 访问量:9

秋收时节,黔东南凯里市某乡镇的农田里稻谷飘香,金黄的稻穗在阳光下格外喜人。很难想象,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因铅锌矿冶炼遗留而饱受镉、铅污染的“病土”。

这片土地的蜕变,源于贵州省地矿局105地质大队与成都理工大学历时数年的联合攻关。他们研发出一套“黏土矿物钝化+微生物修复”的综合治理技术,成功将土壤中有效态镉、铅含量降低最高达85%,让曾经的重金属禁区重新焕发生机。

黔西北及黔东南地区铅锌矿产资源丰富,但历史上粗放的冶炼方式导致矿区周边土壤受到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传统修复技术成本高、周期长,且难以兼顾钝化重金属与恢复土壤肥力的双重目标。

面对这一难题,研究团队从2018年起展开系统研究。他们以当地富产的黏土矿物为基础,通过材料改性大幅提升其对镉、铅的吸附能力。经反复实验,改性材料的吸附容量较国内外同类产品最高提升了14倍。

“我们不仅用矿物材料‘锁住’重金属,还通过特定微生物菌剂激活土壤活力,实现‘标本兼治’。”项目高级工程师介绍。这种“矿物—微生物”协同修复体系,如同为土壤开出了一剂精准的“生态药方”。

经过两年田间试验,该技术修复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50%,每亩成本降低30%。目前,这项成果已在四川德阳、六盘水盘州市、黔西南安龙县等地推广应用,并于今年9月荣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项目负责人表示,团队将继续围绕“富矿精开”战略,深化喀斯特地区土壤治理技术研发,为生态保护与农业安全提供更坚实的科技支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