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将推动全球贸易增长近40% 多方协同破解应用挑战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发布的《2025世界贸易报告》,在适当政策引导下,到2040年人工智能有望带动全球贸易规模扩大近40%,全球GDP预计增长12%至13%。这一数据凸显了人工智能作为关键驱动力对全球经贸发展的深远影响。
在当前全球贸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通过以下路径为国际贸易注入新动能:
显著降低贸易环节成本
人工智能通过智能匹配、自动化流程与优化决策,有效削减国际贸易中的信息搜寻、合同签订、跨境支付与物流管理等交易成本。数据显示,智能报关系统可缩短约70%的通关时间,人工智能赋能的供应链管理能帮助物流成本下降20%至30%。
重构全球产业分工模式
人工智能使制造系统更加柔性灵活,加快了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有助于更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同时,人工智能也在催生新的贸易品类,如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汽车、个性化医疗设备等,不断拓展全球贸易的内容与边界。
助力中小企业融入全球市场
过去受限于资源和规模,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弱势。如今,AI贸易平台提供市场准入、多语言服务、智能营销等支持,显著降低参与门槛,增强全球贸易的包容性。
人工智能推广仍面临现实挑战
国家间数字基础设施、技术能力与人才储备的差距,可能导致人工智能红利分配不均。发达国家在算力、算法、数据方面优势明显,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受限于网络覆盖弱、技术能力不足与投入有限,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为应对上述挑战,报告建议国际社会从三方面协同努力: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共建,通过技术援助与资金支持提升发展中国家网络能力;
构建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贸易政策体系,避免不必要的技术壁垒与市场限制;
推动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人工智能应用水平。
中国在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数字支付等与贸易紧密关联的AI应用领域已积累显著优势,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分享实践经验,助力发展中国家能力提升,推动形成更加普惠、均衡的全球数字贸易新生态。
报告强调,人工智能正引领全球贸易进入新阶段。通过协同推进技术普及与制度创新,各方有望共同实现更加强劲、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贸易增长。
更多文章
-
强生医疗科技在神经介入领域推出两大新品于进博会首发
在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强生医疗科技重点展示了针对脑部血管疾病的全流程治疗产品,带来两款首次在亚洲及进博会亮相的新型器械:CEREGLIDE 71远端通路导管以及强易达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这一举措不仅呈现了企业在神经介入方面的领先技术能力,也展现了其加快将先进治疗方案引入中国临床实践的积极愿望。进博会作为推动
-
中国牧场引入高速无痛注射技术,奶牛健康迈入新阶段
一、“专属医护小组”全天守护在内蒙古的现代养殖基地,每一头小牛降生后都会佩戴一枚电子耳标。这个小小的标识如同它们的健康身份证,完整收录了出生信息、亲代资料,以及每一次免疫记录、体能指标,乃至偶发的咳嗽、厌食等状况,形成一套终身伴随的电子病历。这里组建了一支专业动物医疗队伍。所有成员均毕业于兽医相关专
-
秸秆变身高端材料 中国生物技术开启绿色产业革命
【破解秸秆困局的生态钥匙】在我国,每年粮食种植产生的植物残体总量惊人,这些农业副产品的科学处置不仅影响生态健康,更与国家资源安全、能源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当前对作物茎叶的传统处理方式普遍存在附加值低、二次污染等局限。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中农秸美科研团队历经多年探索,开创性地研发出生物酶定向裂解工艺
-
中国团队破译思维语言 脑机接口实现中文意念转译
【汉语实时解析迈出关键一步】全球约有八百万名因严重神经系统病变而无法正常沟通的患者。中文作为以声调表意为特点的语言体系,其音节结构独特、同音字词繁多,使得直接从大脑活动中解读汉语内容长期被视为极具挑战的科研高峰。为攻克此难题,联合科研组设计出多通道柔性植入式信号采集系统,通过精密分布的微型探测单元捕
-
科技引领医疗创新 奥林巴斯多款新品亮相进博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近日拉开帷幕,这一国际盛会已成为中国推进新发展格局、促进全球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作为连续八届参展的企业,奥林巴斯以“创新视野·拓展未来”为主题,集中呈现了多款医疗设备与解决方案,体现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深度布局和对本土医疗事业发展的持续贡献。展会首日,企业展台相继发布了涵盖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