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研究院启动三大科技攻关 赋能高端材料产业升级
近日,包头稀土研究院正式启动三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重点项目,围绕电力系统新材料、LED健康照明、高纯稀土金属等前沿方向开展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探索,为包钢集团提升稀土产业附加值、推动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在电力材料领域,研究院瞄准输电网对高性能导线的迫切需求,启动“高丰度稀土铝合金导线材料”项目。当前电力系统普遍面临导线强度与导电性难以兼顾的难题,该项目通过引入特定稀土元素,设计新型合金成分,旨在突破材料性能瓶颈,推动国产导线在输电效率与安全性方面实现双提升,为电网升级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针对LED照明存在的蓝光危害问题,“白光LED用光转换薄膜”项目致力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转换材料与成套工艺。项目团队计划在已有技术基础上,优化薄膜的光转换效率与大面积制备工艺,推动建成示范生产线,促进减蓝光健康照明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助力稀土功能材料在光电子领域实现产业化突破。
另一重点项目聚焦高纯稀土金属与特种合金的制备技术。依托内蒙古稀土资源优势,研究院将攻关超高纯度稀土金属的提炼工艺,发展特种合金及靶材的连续化制备技术,目标构建从原料到高端功能材料的完整产业链,为我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战略产业提供关键基础材料。
据了解,这三项课题是2025年内蒙古科技“突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共布局39项重点任务,投入资金超过3.3亿元。下一步,包头稀土研究院将整合产学研资源,加速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推动稀土资源从原料优势向产业链高端跃升,为我国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提供支撑。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将推动全球贸易增长近40% 多方协同破解应用挑战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发布的《2025世界贸易报告》,在适当政策引导下,到2040年人工智能有望带动全球贸易规模扩大近40%,全球GDP预计增长12%至13%。这一数据凸显了人工智能作为关键驱动力对全球经贸发展的深远影响。在当前全球贸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通过以下路径为国际贸易注入新动能:显著降低贸易环节成本人工智
-
AI千片重塑贸易生态 义乌探索品牌出海新路径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全球贸易的运作方式。9月23日,义乌举办全球数贸中心AI品牌视频发布会暨社媒营销峰会,正式推出基于AI技术生成的千条品牌宣传视频。这标志着义乌这座国际商贸名城率先进入“AI视觉内容”赋能贸易的新阶段。本次会议聚焦AI在社交媒体营销与品牌出海中的实际应用,吸引了电商平台、跨境企业、技术公司
-
新疆科技创新动能强劲 打造西部产业转型新高地
金秋时节,新疆尉犁县的智慧棉田里,无人农机自主播种、无人机巡田分析、水肥系统远程操控等一系列数字化技术正全面应用。这片高度智能化的农场将管理效率提升至传统模式的近十倍,成为新疆以科技驱动现代农业升级的生动实践。2024年,新疆区域创新能力排名跃居全国第27位,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
包头稀土研究院启动三大科技攻关 赋能高端材料产业升级
近日,包头稀土研究院正式启动三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重点项目,围绕电力系统新材料、LED健康照明、高纯稀土金属等前沿方向开展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探索,为包钢集团提升稀土产业附加值、推动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在电力材料领域,研究院瞄准输电网对高性能导线的迫切需求,启动“高丰度稀土铝合金导线材料”项目
-
凝聚“四投”共识,共筑科创金融新生态
在近日举办的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主论坛上,来自科研、产业、投资与政策领域的专家齐聚上海,围绕如何构建支持科技创新的创业投资生态展开深入探讨。与会者一致认为,推动“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四投”理念落地,是培育原创技术和未来产业的关键所在。科技部秘书长潘晓东指出,创业投资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