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陶瓷燃料电池实现突破,航天动力轻量化达关键指标
丹麦技术大学成功研制出一种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轻质陶瓷燃料电池,其比功率首次满足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标准,为清洁能源在飞行器和太空任务中的实用化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能源》。
当前燃料电池系统多依赖金属构件进行密封与连接,金属部分常占整体重量的四分之三以上,严重限制了其在航空、航天等对重量高度敏感的场景中的应用。例如,若将一般喷气客机所载燃油替换为等能量密度的锂电池,重量将激增数十倍,导致飞机完全无法起飞。
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团队从结构设计入手,借鉴自然界中蝴蝶翅膀等生物材料所具有的“三重周期极小曲面”几何——即陀螺状轻质高强构造,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了全陶瓷一体成形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该结构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同时,极大扩展了反应表面积,实现了每克超过1瓦的功率输出,关键比功率指标首度达到航空航天动力系统的要求。
除了显著的轻量化优势,该类电池在运行中也展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其多孔拓扑构型不仅提升了气体传输与热分布效率,还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实验表明,该电池在电解模式下的产氢效率可达传统设计的近十倍。在极端温度波动(如100℃剧变)及发电‑电解模式反复切换等严苛测试中,电池结构完好,未出现损伤。
研究人员强调,这一技术对深空探测任务具有重要价值。以美国火星制氧实验为例,现有系统重量超过6吨,而采用新设计的装置有望以不足1吨的重量实现同等性能,大幅降低发射载荷与成本。此外,该全陶瓷电池制造流程高度简化,仅需五个步骤即可完成,无需使用金属件与密封材料,具备良好的工程可行性。
更多文章
-
强生医疗科技在神经介入领域推出两大新品于进博会首发
在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强生医疗科技重点展示了针对脑部血管疾病的全流程治疗产品,带来两款首次在亚洲及进博会亮相的新型器械:CEREGLIDE 71远端通路导管以及强易达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这一举措不仅呈现了企业在神经介入方面的领先技术能力,也展现了其加快将先进治疗方案引入中国临床实践的积极愿望。进博会作为推动
-
中国牧场引入高速无痛注射技术,奶牛健康迈入新阶段
一、“专属医护小组”全天守护在内蒙古的现代养殖基地,每一头小牛降生后都会佩戴一枚电子耳标。这个小小的标识如同它们的健康身份证,完整收录了出生信息、亲代资料,以及每一次免疫记录、体能指标,乃至偶发的咳嗽、厌食等状况,形成一套终身伴随的电子病历。这里组建了一支专业动物医疗队伍。所有成员均毕业于兽医相关专
-
秸秆变身高端材料 中国生物技术开启绿色产业革命
【破解秸秆困局的生态钥匙】在我国,每年粮食种植产生的植物残体总量惊人,这些农业副产品的科学处置不仅影响生态健康,更与国家资源安全、能源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当前对作物茎叶的传统处理方式普遍存在附加值低、二次污染等局限。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中农秸美科研团队历经多年探索,开创性地研发出生物酶定向裂解工艺
-
中国团队破译思维语言 脑机接口实现中文意念转译
【汉语实时解析迈出关键一步】全球约有八百万名因严重神经系统病变而无法正常沟通的患者。中文作为以声调表意为特点的语言体系,其音节结构独特、同音字词繁多,使得直接从大脑活动中解读汉语内容长期被视为极具挑战的科研高峰。为攻克此难题,联合科研组设计出多通道柔性植入式信号采集系统,通过精密分布的微型探测单元捕
-
科技引领医疗创新 奥林巴斯多款新品亮相进博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近日拉开帷幕,这一国际盛会已成为中国推进新发展格局、促进全球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作为连续八届参展的企业,奥林巴斯以“创新视野·拓展未来”为主题,集中呈现了多款医疗设备与解决方案,体现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深度布局和对本土医疗事业发展的持续贡献。展会首日,企业展台相继发布了涵盖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