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量子材料突破:千万候选中发现新型磁性化合物
近日,由麻省理工学院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成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幅加速了具有特殊量子性质的新材料发现进程。他们开发出一种能够精确控制生成过程的新型计算框架SCIGEN,并借助该系统筛选出两种具备奇异磁学行为的新型化合物,为量子计算与信息材料研究开辟了新路径。该成果已在《自然·材料》上发表。
在当前材料科学领域,尽管生成式AI已能快速提出数百万种可能的结构,但在需要高度特定量子行为的材料设计上——例如量子自旋液体等前沿体系——传统模型往往难以满足科学家对结构对称性、电子关联等微观规则的严格要求。过去十年间,全球实验确认的相关候选材料仅有十余种,进展十分缓慢。
为解决这一瓶颈,研究团队开发了SCIGEN代码系统,将其嵌入现有生成模型中,使其在每一步结构生成中都能自动遵循预设的几何约束。研究人员将目标设定为构建具有“阿基米德晶格”特征的材料。这类晶格结构不仅易于引发丰富的量子现象,还可模拟稀土元素的电子行为,而无需使用稀缺的稀土资源,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在SCIGEN的引导下,AI模型高效生成了超过1000万种符合要求的候选材料。经过初步稳定性筛选后,约100万个结构进入下一阶段。研究团队从中抽取2.6万个样本,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原子级磁性模拟,结果显示超过40%的结构具备磁性特征,显示出可实验验证的潜力。
基于模拟结果,合作团队的实验人员成功合成了两种全新化合物TiPdBi与TiPbSb,并确认其实际磁学行为与AI预测高度一致。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SCIGEN框架的有效性,也表明AI驱动的研究模式能够从海量可能性中快速锁定具有目标特性的真实材料。
该方法为实验物理学家提供了数量空前的候选材料库,极大缩短了从理论设计到实验合成的周期。研究者指出,AI正在成为量子材料探索中一位“不知疲倦且严守规则的设计师”,未来有望在超导、拓扑绝缘体等更多前沿方向发挥关键作用。
更多文章
-
强生医疗科技在神经介入领域推出两大新品于进博会首发
在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强生医疗科技重点展示了针对脑部血管疾病的全流程治疗产品,带来两款首次在亚洲及进博会亮相的新型器械:CEREGLIDE 71远端通路导管以及强易达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这一举措不仅呈现了企业在神经介入方面的领先技术能力,也展现了其加快将先进治疗方案引入中国临床实践的积极愿望。进博会作为推动
-
中国牧场引入高速无痛注射技术,奶牛健康迈入新阶段
一、“专属医护小组”全天守护在内蒙古的现代养殖基地,每一头小牛降生后都会佩戴一枚电子耳标。这个小小的标识如同它们的健康身份证,完整收录了出生信息、亲代资料,以及每一次免疫记录、体能指标,乃至偶发的咳嗽、厌食等状况,形成一套终身伴随的电子病历。这里组建了一支专业动物医疗队伍。所有成员均毕业于兽医相关专
-
秸秆变身高端材料 中国生物技术开启绿色产业革命
【破解秸秆困局的生态钥匙】在我国,每年粮食种植产生的植物残体总量惊人,这些农业副产品的科学处置不仅影响生态健康,更与国家资源安全、能源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当前对作物茎叶的传统处理方式普遍存在附加值低、二次污染等局限。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中农秸美科研团队历经多年探索,开创性地研发出生物酶定向裂解工艺
-
中国团队破译思维语言 脑机接口实现中文意念转译
【汉语实时解析迈出关键一步】全球约有八百万名因严重神经系统病变而无法正常沟通的患者。中文作为以声调表意为特点的语言体系,其音节结构独特、同音字词繁多,使得直接从大脑活动中解读汉语内容长期被视为极具挑战的科研高峰。为攻克此难题,联合科研组设计出多通道柔性植入式信号采集系统,通过精密分布的微型探测单元捕
-
科技引领医疗创新 奥林巴斯多款新品亮相进博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近日拉开帷幕,这一国际盛会已成为中国推进新发展格局、促进全球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作为连续八届参展的企业,奥林巴斯以“创新视野·拓展未来”为主题,集中呈现了多款医疗设备与解决方案,体现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深度布局和对本土医疗事业发展的持续贡献。展会首日,企业展台相继发布了涵盖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