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学研发新型显微镜,单次成像兼顾大视野与高分辨率
美国杜克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在《光学快报》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进展:他们开发出一种名为“PANORAMA”的新型显微镜系统,能够在单次曝光中直接获取大视场、高分辨率的图像,无需逐点扫描或机械调焦。该系统成像范围可达硬币大小,分辨率高达亚微米级,单张图像像素达千兆级别,清晰度远超普通智能手机摄像头10至50倍,有望为生物医学、工业检测等领域带来革新。
传统显微镜往往难以兼顾视野广度与成像精度。若要获得千兆像素图像,通常需借助复杂光学结构或进行耗时漫长的分区扫描,若样品表面不平整,还需反复移动镜头对焦,效率低下。
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团队设计出一套“多相机阵列系统”,其功能相当于一台集成式巨型显微镜。该系统采用远心光刻镜头与大型筒镜组合,将样本图像投射到一个由48个微型相机构成的成像平面上,每个相机负责拍摄样本的一个局部区域。
由于每个相机均可独立对焦,即便样本存在弯曲或高度差异,系统仍能保持整体图像的清晰度。该方法彻底摆脱了机械扫描的需要,成像后通过算法自动拼接全部子图像,仅需5至10分钟即可生成完整的高清图像。
在研究验证中,团队对大鼠脑切片进行成像,无需扫描即一次性获得6.3亿像素图像,最小分辨率达0.84微米,神经元与树突形态清晰可辨。该系统还成功对弯曲的洋葱表皮同时拍摄明场与荧光图像,既清晰呈现细胞壁结构,也准确显示了经荧光标记的细胞核。
研究人员强调,PANORAMA为生命科学和工业应用提供了更高效的成像工具。它可快速完成整个病理活检样本的高分辨率扫描,也可用于集成电路晶圆等大面积器件表面的缺陷检测,在提升精度的同时大幅节省时间成本。
更多文章
-
AI算力催生供电新赛道 模块化电源设备迎风口
一、小型设备填补供应缺口为满足爆发式增长的AI算力需求,数据中心正积极寻求替代供电方案。小型燃气轮机与燃料电池制造商异军突起,成为这一轮能源竞赛中的黑马。面对传统大型燃气轮机长达数年的交付周期,科技企业将目光转向了交付迅捷的模块化发电设备。以燃料电池见长的布鲁姆能源公司股价实现爆发式增长,其与多家电力
-
智慧警务构筑立体安防 科技手段护航城市平安
一、“无人机+警务”织密景区安全防护网在哈尔滨知名景区及人流密集区域,公安机关创新引入警用无人机系统,构建空地协同的安防新模式。道里公安分局通过配备专业飞行装备、培养技术骨干,建立起现代化的警用航空工作体系。无人机凭借其广阔视野与快速机动特性,在重点区域实施常态化空中巡查,实时监测人群密度与异常动态,
-
数字力量激活嘉兴新貌:借智升级 融合创新引领未来
一、新技术:智能内核 催生发展动能在嘉兴南湖高新区的一处现代化车间中,工程师们正专注地将标准化组件拼装成微缩卫星。这些精巧的设备重量仅约20公斤,却具备不亚于传统大型卫星的功能。星众空间(嘉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这一领域的探索者。企业负责人介绍,团队正致力于构建一个由百余颗微型遥感卫星组成的空间观测网
-
校地协同激发西安科创活力 实验室成果加速迈向产业
西安以高校与地方融合发展为突破口,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位于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实验楼内,高端科研设备持续运行,工程师们专注分析数据——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实验室,而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共享平台。近年来,通过深化校地协同,一批高技术成果从校园走向生产线,成为拉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
-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 我国明确智慧健康发展路径
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共同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智能技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迈进,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水平。这份文件既是技术应用的实施指南,也承载着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意见系统规划了“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