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学研发新型显微镜,单次成像兼顾大视野与高分辨率

发布时间: 访问量:6

美国杜克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在《光学快报》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进展:他们开发出一种名为“PANORAMA”的新型显微镜系统,能够在单次曝光中直接获取大视场、高分辨率的图像,无需逐点扫描或机械调焦。该系统成像范围可达硬币大小,分辨率高达亚微米级,单张图像像素达千兆级别,清晰度远超普通智能手机摄像头10至50倍,有望为生物医学、工业检测等领域带来革新。

传统显微镜往往难以兼顾视野广度与成像精度。若要获得千兆像素图像,通常需借助复杂光学结构或进行耗时漫长的分区扫描,若样品表面不平整,还需反复移动镜头对焦,效率低下。

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团队设计出一套“多相机阵列系统”,其功能相当于一台集成式巨型显微镜。该系统采用远心光刻镜头与大型筒镜组合,将样本图像投射到一个由48个微型相机构成的成像平面上,每个相机负责拍摄样本的一个局部区域。

由于每个相机均可独立对焦,即便样本存在弯曲或高度差异,系统仍能保持整体图像的清晰度。该方法彻底摆脱了机械扫描的需要,成像后通过算法自动拼接全部子图像,仅需5至10分钟即可生成完整的高清图像。

在研究验证中,团队对大鼠脑切片进行成像,无需扫描即一次性获得6.3亿像素图像,最小分辨率达0.84微米,神经元与树突形态清晰可辨。该系统还成功对弯曲的洋葱表皮同时拍摄明场与荧光图像,既清晰呈现细胞壁结构,也准确显示了经荧光标记的细胞核。

研究人员强调,PANORAMA为生命科学和工业应用提供了更高效的成像工具。它可快速完成整个病理活检样本的高分辨率扫描,也可用于集成电路晶圆等大面积器件表面的缺陷检测,在提升精度的同时大幅节省时间成本。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