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博会AI展区汇聚200家企业,沉浸式体验科技合作新场景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人工智能展区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成为关注热点。本次东博会首次打造沉浸式人工智能展示空间,吸引了近200家高科技企业参与,集中呈现约1200项前沿产品与技术。从行业巨头到新锐创新团队,包括阿里云、华为、科大讯飞、宇树科技等代表性企业,以可感知、可交互的体验方式,向来自中国与东盟的嘉宾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为区域合作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宇树科技的展台,一台人形机器人流畅地表演太极拳和查尔斯顿舞,其稳健的爬坡能力和有力的拳击动作引来观众阵阵欢呼。不少观众踊跃上台体验与拳击机器人“过招”,尽管机器人动作仍显生硬,但其精准的直拳、勾拳和扫腿依然赢得满堂喝彩。
整个展区突破以往以展板为主的传统形式,强调沉浸互动与实际体验。观众可以品尝由拉花机器人现场制作的咖啡,通过AIGC技术实时生成多种风格的影像,还能欣赏到智平方公司“爱宝”机器人带来的架子鼓表演——一首《We Will Rock You》节奏铿锵,引发观众共鸣。在科大讯飞展区,不少人与围棋机器人“交手”后感叹技不如人,直呼“机器人实在太强了”。
展示内容紧扣“以科技语言讲述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故事”这一主题,重点推出人工智能在制造、农业、医疗、法律服务等实体经济领域的创新应用。多款产品是首次面向东盟市场发布,如云知声的“智慧医疗”系统、甲骨文超级码基于区块链的溯源技术等,显示出中国企业积极拓展区域合作的决心。
据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介绍,众多科技企业携新品亮相,包括华为鸿蒙系统折叠屏电脑、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宇树四足机器人Unitree Go2和人形机器人G1,以及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和多语种翻译设备等。
本届东博会科技展区更具“国际范”,多个东盟国家部委和机构首次组团参展。马来西亚科技创新部、越南科技部、印尼远程信息处理协会及文莱创新实验室等,分别展示本国在人工智能与绿色能源、智能医疗、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成果,形成一场真正跨越国界的科技交流盛会。
针对东盟地区农业出口大国的特点,甲骨文超级码推出“满天星区块链溯源系统”;响应越南、印尼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需求,擎天软件呈现AI原产地合规智能判定方案;面向泰国制造业集群,博彦科技则提出数字孪生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从技术展示向实际合作的高效转化。
这场融合体验与合作的科技盛会,不仅展现了中国人工智能的硬核实力,更精准对接了东盟各国的发展需求,为广西乃至中国—东盟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 我国明确智慧健康发展路径
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共同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智能技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迈进,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水平。这份文件既是技术应用的实施指南,也承载着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意见系统规划了“人工智能+
-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越聪明越利己 合作意愿显著降低
美国顶尖学术机构卡内基梅隆大学近日发布一项引人深思的研究成果:当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显著提升时,其行为模式却呈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该研究显示,拥有复杂推理功能的大模型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协同合作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这种特性可能对团队协作机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系统日趋拟人
-
四川医疗创新成果获殊荣,精准科技提升诊疗水平
一、AI与AR融合实现微米级定位 临床操作迈入智能引导时代在近期举办的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评选中,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田陶然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硬组织穿刺导航系统"荣获最高奖项。该系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光学感应组件实时采集手术数据,借助AR眼镜为医师提供精准的视觉引导
-
陕西布局光子前沿科技 两年瞄准三十余项关键突破
在电磁相互作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光子科技,正与电子技术共同构成现代产业的基石。这种新兴技术在星际光链路、智能成像、基因解析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硬科技峰会光子专场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省正在筹建光子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基地计划引进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