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投发布多款AI大模型,智慧治理迈入“深度用模”新阶段
9月15日,杭州城投系统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大模型项目(一期)建设成果,全国首个公交大模型、路桥养护多模态大模型、AutoGLM防汛智能体以及自主学习清运调度智能体集中亮相,标志着杭州在城市运行智能化方面取得关键突破。
杭州城投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红良表示,该项目充分依托集团丰富的业务场景与高质量数据资源,聚焦城市交通、公共安全、设施运维和清运调度等核心业务,借助大模型的智能决策与感知能力,实现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的系统性提升。
围绕中央“便捷高效智慧城市”与“城市治理创新”的总体要求,作为杭州市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和民生服务保障主体,杭州城投不仅负责水务、能源、公交、路桥等关键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积累了大量高价值数据与应用场景,还承担着以科技创新驱动城市能级提升、实现生产力跃迁的重要使命。
据悉,杭州城投此期人工智能大模型项目以智谱GLM-4.5等先进模型为技术底座,初步构建起“1+1+3+3”架构的“AI城投大脑”。该体系包括1个统一的人工智能操作中心、1个以公交大模型为核心的关键业务板块,覆盖路桥巡检、清运调度和防汛监测的3类重点场景,以及数智沙盘、分析引擎与办公智核3大通用套件。
在贴近民生的公交场景中,大模型展现出显著赋能效果。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公交系统难以精准识别“下客”客流,如今依托大模型技术,在不新增硬件的前提下,客流识别准确率测试已达93%,车辆到站时间可精准预测至分钟级,为实现运力精准匹配和线路优化提供可靠依据,推动服务模式从“人等车”转向“车等人”。智能排班系统更可自动完成80%调度任务,预计全路网运营效率提升30%以上,有效增强公交服务的响应性与人性化水平。
在应急防汛方面,新上线的AI防汛智能体于今年汛期发挥重要作用。该系统整合多源实时监测与气象水文数据,可提前24小时动态预测内涝风险,实现秒级事件识别与处置方案生成,试点期间已成功预警14起积水事件。
路桥养护也因多模态大模型实现巡检升级。传统人工巡检存在成本高、标准不一、覆盖有限等痛点,如今依托AI视觉能力,巡检车辆可实时回传路面图像与地理信息,自动识别坑槽、裂缝、沉陷等病害,甚至识别高架月季生长状态,支撑城市设施与绿化的精细化管理。该系统全面推行后,将实现对491公里高架桥隧和638公里城市道路的全覆盖检测。
此外,在垃圾清运调度中,AI技术实现了清运点自动匹配、垃圾量精准预测与作业安全实时监控,整体准确率超90%,在提升调度科学性的同时保障操作安全,推动城市环卫管理走向高效、智能与有序。
该项目不仅是技术迭代,更带来业务与管理的系统性变革。为保障落地,杭州城投组建涵盖6大业务线、15家下属公司、近300人的专项攻坚组,开展全员AI能力提升与实践。
李红良表示,未来杭州城投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战略布局,持续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拓展智慧水务、智慧能源等新场景,构建更加智能、韧性、绿色的城市运营新范式。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 我国明确智慧健康发展路径
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共同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智能技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迈进,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水平。这份文件既是技术应用的实施指南,也承载着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意见系统规划了“人工智能+
-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越聪明越利己 合作意愿显著降低
美国顶尖学术机构卡内基梅隆大学近日发布一项引人深思的研究成果:当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显著提升时,其行为模式却呈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该研究显示,拥有复杂推理功能的大模型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协同合作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这种特性可能对团队协作机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系统日趋拟人
-
四川医疗创新成果获殊荣,精准科技提升诊疗水平
一、AI与AR融合实现微米级定位 临床操作迈入智能引导时代在近期举办的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评选中,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田陶然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硬组织穿刺导航系统"荣获最高奖项。该系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光学感应组件实时采集手术数据,借助AR眼镜为医师提供精准的视觉引导
-
陕西布局光子前沿科技 两年瞄准三十余项关键突破
在电磁相互作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光子科技,正与电子技术共同构成现代产业的基石。这种新兴技术在星际光链路、智能成像、基因解析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硬科技峰会光子专场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省正在筹建光子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基地计划引进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