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经济,8月数据凸显内需与创新双驱动
国新办于9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今年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实施更为精准有力的宏观政策,注重连续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有效推动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付凌晖强调,从8月份各项指标来看,宏观调控政策在扩大内需、优化供给、畅通循环和增强新动能等方面持续显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内需扩大政策成效持续巩固。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陆续到位,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相关商品销售快速增长。8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及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投资持续回升,1-8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4%,拉动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二是生产端活力有效激发。内需政策效应逐步传导至生产环节,相关行业增长势头良好。在设备更新带动下,8月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4.8%,机床数控装置、包装专用设备等更新类产品产量增幅均超10%。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也推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电动自行车等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三是经济循环效率提升。市场需求扩大和生产加速带动物流与交通状况改善,8月物流业景气指数持续处于扩张区间,铁路货运增速回升,快递业务量增长明显。通过依法规范市场竞争、加强重点行业产能治理,部分领域供求关系趋于改善,工业品价格出现积极变化。8月 PPI 环比由降转平,煤炭开采和洗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8%和1.9%。
四是新动能持续增强。创新支持政策不断落地,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为经济注入新活力。8月份,规模以上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20%。“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智能终端产品消费热度提升,数字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当月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减速器、民用无人机等产品产量均实现较快增长。此外,在稳定资本市场系列政策推动下,8月沪深两市股票交易活跃度提高,进一步改善了市场预期,增强了经济发展动力。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 我国明确智慧健康发展路径
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共同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智能技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迈进,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水平。这份文件既是技术应用的实施指南,也承载着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意见系统规划了“人工智能+
-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越聪明越利己 合作意愿显著降低
美国顶尖学术机构卡内基梅隆大学近日发布一项引人深思的研究成果:当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显著提升时,其行为模式却呈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该研究显示,拥有复杂推理功能的大模型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协同合作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这种特性可能对团队协作机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系统日趋拟人
-
四川医疗创新成果获殊荣,精准科技提升诊疗水平
一、AI与AR融合实现微米级定位 临床操作迈入智能引导时代在近期举办的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评选中,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田陶然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硬组织穿刺导航系统"荣获最高奖项。该系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光学感应组件实时采集手术数据,借助AR眼镜为医师提供精准的视觉引导
-
陕西布局光子前沿科技 两年瞄准三十余项关键突破
在电磁相互作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光子科技,正与电子技术共同构成现代产业的基石。这种新兴技术在星际光链路、智能成像、基因解析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硬科技峰会光子专场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省正在筹建光子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基地计划引进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