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农科院:科技赋能盐碱地,良种良技促丰收
9月15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农业科学院专场发布会顺利举行。院党组书记、院长赵福江,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健出席,就该院在科研攻关、产业服务与合作创新等方面的进展作了详细介绍,并回应媒体提问。
赵福江表示,滨州市农科院紧紧围绕市委“113388”工作体系,明确“争做上游农业科技试验田、下游农业科技供应站和本地农业科技支撑主力军”的战略定位,持续推进改革创新,三项市重点任务均按计划顺利推进。本院还成功承办省级现场会一次,自主选育的四个作物新品种正申报国家及省级审定,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滨州试验站在全国考核中首次跻身前十,获评优秀。
在科研创新方面,农科院持续取得突破。耐盐碱玉米新品种“滨研72”已进入国家审定程序,在轻度盐碱地亩产潜力超850公斤;“滨研89”“滨玉166”“滨蓝麦6号”等多个新品种正在报请省审。玉米品种“滨研52”也已进入转化阶段。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选育的耐盐碱优质麦“京农607”实现亩产669.86公斤,创下轻中度盐碱地单产新高。全院申报省市科研项目34项,成功立项17项,立项率50%;上半年共申请专利14项,发表论文12篇。同时,8个国家及省级试验站功能持续强化,全年承担各类品种试验1014项,为国家主粮作物品种审定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在推动盐碱地农业现代化方面,农科院积极探索技术应用与集成创新。老枣园推广篱壁树形初见成效,管理成本降低四成;生态枣园建设实现农药化肥减量30%。引进蔬菜、中药材、经济林果等新品种822个,开展耐盐碱品种筛选,助力种植结构优化。农机农艺融合也取得实质性进展,自主研发了盐碱地棉花免放苗播种机和棉麦套种精量播种机,推广应用基于北斗导航的棉花播种、提密降高及小麦高低畦种植等五项新技术。
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农科院集中展示89个小麦品种,组织超500位种粮大户现场考察,有效缓解“选种难”问题;派出4个科技服务团开展田间指导48次,建立示范推广基地17处,在邹平、惠民等地举办培训3场,培训农民500余人。
对外合作方面,农科院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日本ENZYME株式会社、伯东企业(上海)有限公司推进盐碱地改良与示范国际合作,引进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李承道,开展大麦耐盐碱育种与产业化项目。国内合作方面,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农业农村部黄淮海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通过引进日本土壤专家铃木一哉、知名农学家徐会连等国际高端人才,组建跨国科研团队,为滨州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前沿科技动力。
下半年,滨州市农科院将聚焦“四项攻坚”持续发力:强化科研创新,加快“滨研72”等四个品种审定与推广,力争年内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面积突破10万亩;推进人才引育,计划引进高层次专家20人,实施“青年托举工程”,探索“揭榜挂帅”“赛马争先”机制激发科研活力;加强平台建设,力争国家小麦试验站考核保持全国领先,推动三个国际合作项目落地,全年开展合作项目20项以上;深化产业赋能,全域推广冬枣新技术,建成老枣园改造示范园,加快无絮柳等耐盐碱树种选育与推广,推进黄淮海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智慧农业助推区域农业提质增效。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 我国明确智慧健康发展路径
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共同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智能技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迈进,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水平。这份文件既是技术应用的实施指南,也承载着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意见系统规划了“人工智能+
-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越聪明越利己 合作意愿显著降低
美国顶尖学术机构卡内基梅隆大学近日发布一项引人深思的研究成果:当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显著提升时,其行为模式却呈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该研究显示,拥有复杂推理功能的大模型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协同合作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这种特性可能对团队协作机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系统日趋拟人
-
四川医疗创新成果获殊荣,精准科技提升诊疗水平
一、AI与AR融合实现微米级定位 临床操作迈入智能引导时代在近期举办的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评选中,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田陶然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硬组织穿刺导航系统"荣获最高奖项。该系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光学感应组件实时采集手术数据,借助AR眼镜为医师提供精准的视觉引导
-
陕西布局光子前沿科技 两年瞄准三十余项关键突破
在电磁相互作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光子科技,正与电子技术共同构成现代产业的基石。这种新兴技术在星际光链路、智能成像、基因解析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硬科技峰会光子专场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省正在筹建光子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基地计划引进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