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崛起科创高地,三大平台驱动产业升级
在槐荫区以“科创兴区”战略推动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能级跃升、加快新经济培育与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转型的进程中,2021年4月,山东省科创集团与槐荫区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区域科技突破与产业升级。
同年7月,山东科创(槐荫)基地于齐鲁之门F座启动运营,以医养健康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积极承接京津冀与长三角科技资源外溢,致力于建设成为黄河流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孵化与成果转化基地,助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发展动能提升。
一、构建三大科技发展新高地
作为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的重要科创平台,山东科创(槐荫)基地从创立起就确立了清晰的发展方向:紧扣医养健康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板块,依托“科学+”服务体系,全力打造“京沪科技产业集聚高地”“博士人才汇聚高地”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高地”,形成三大核心发展支柱。
目前,基地已汇聚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正迅速崛起为区域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与瞪羚企业——山东世飓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4G/5G无线通信安全解决方案。公司副总经理张学圣介绍,他们致力于高端无线特种装备的研发,尤其在国防信息安全与防泄密技术方面具备深厚积累,为军队、公安及国家安全单位提供专业通信设备和系统支持。
该公司已取得多项专利和知识产权,通过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自研产品也获得公安部相关检测认证。张学圣举例称,在监狱手机管控场景中,利用其技术可实时监测并屏蔽未经报备的通讯信号,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基地优越的区位与交通条件,为企业带来显著便利。高铁、地铁、高速等立体路网使企业人员当日往返京沪成为可能,极大促进了科技资源对接与市场拓展。目前,山东世飓正与华为合作,基于鸿蒙系统和星闪技术开发纯国产化的智能家居总控系统,并在低空经济领域推进无人机应急通信应用,助力槐荫区布局低空产业新赛道。
二、基地立体交通网成熟发达
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成为企业立足市场的关键。山东凯恩真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基地内另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真空系统成套设备的研发与制造。
该公司集真空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产品涵盖螺杆真空泵、罗茨泵、爪式泵等多种类型,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冷冻干燥、变压器制造及真空冶金、镀膜、蒸发等多个领域。
凯恩真空总经理赵冠珹强调,企业自主研发的干式无油真空系统具备节能环保、维护便捷等优势,深受市场青睐。目前已与比亚迪、宁德时代、华为、小鹏汽车、中科院、齐鲁制药、中石油等知名企业和机构达成稳定合作,产品还远销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印度及东南亚地区。
基地所处的济南西站枢纽区成熟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为企业与全国乃至海外客户的往来提供了极大便利。赵冠珹表示,自2022年入驻以来,公司业务迈上新台阶。高铁的高通达性尤其便于客户前来考察合作,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基地运营团队积极帮助企业进行政策解读、资源对接与市场拓展。在基地协助下,凯恩真空与齐鲁工业大学达成核心技术合作,持续推进产品升级与进口替代战略。“我们要把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赵冠珹这样说道。
三、槐荫创新创业的聚集地
山东科创(槐荫)基地由山东山科产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既是山东科创集团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载体,也是槐荫区落实“西兴”战略、打造区域创新创业高地的重要示范。
基地总经理徐佳慧介绍,通过构建“山科科学+”服务生态和槐荫科创大数据平台,基地持续孵化和培育科技型企业,努力争创国家级孵化器,全面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通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的双轮驱动策略,基地积极引进京沪优质企业和核心技术项目,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助力槐荫建设成为济南西部振兴的核心增长极。
近年来,基地通过产业链与场景招商相结合,成功引进北京凡知医学科技等5家医养健康龙头企业,计划三年内实现本地投资1亿元,带动就业超百人,并推进多家配套企业落地。同时,基地还协助外籍院士李翀的体外诊断项目、中科院计算所成果转化项目拓展场景,推动中科健兰、中科康信保等企业落户,吸引一批中科院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入驻槐荫。
据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基地已引进科技型企业96家,其中包括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及3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与14所高校共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功孵化中科院、广西大学、东南大学等机构的高层次人才项目20余项,展现出强劲的资源集聚与创新孵化能力。
面向未来,徐佳慧表示,基地将继续担当槐荫科创生态建设的标杆,在产业导入、高端人才培育和企业科技赋能等方面持续贡献力量。通过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环境,山东科创(槐荫)基地正不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努力成为京沪科技创新走廊的关键节点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源地。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 我国明确智慧健康发展路径
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共同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智能技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迈进,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水平。这份文件既是技术应用的实施指南,也承载着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意见系统规划了“人工智能+
-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越聪明越利己 合作意愿显著降低
美国顶尖学术机构卡内基梅隆大学近日发布一项引人深思的研究成果:当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显著提升时,其行为模式却呈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该研究显示,拥有复杂推理功能的大模型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协同合作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这种特性可能对团队协作机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系统日趋拟人
-
四川医疗创新成果获殊荣,精准科技提升诊疗水平
一、AI与AR融合实现微米级定位 临床操作迈入智能引导时代在近期举办的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评选中,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田陶然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硬组织穿刺导航系统"荣获最高奖项。该系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光学感应组件实时采集手术数据,借助AR眼镜为医师提供精准的视觉引导
-
陕西布局光子前沿科技 两年瞄准三十余项关键突破
在电磁相互作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光子科技,正与电子技术共同构成现代产业的基石。这种新兴技术在星际光链路、智能成像、基因解析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硬科技峰会光子专场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省正在筹建光子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基地计划引进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