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碳封存实现重大突破,年封存能力达十万吨级
我国海洋碳封存技术取得里程碑式进展。9月10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油田碳封存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已突破1亿立方米,相当于植树220万棵的减排效果,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体系全面成熟。
作为高含二氧化碳油田,恩平15-1油田若采用常规开发方式,不仅会加剧设备腐蚀风险,还将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通过中国海油四年的技术攻关,该项目成功建成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设施,实现年封存二氧化碳10余万吨。
今年5月,该平台进一步升级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系统,完成全产业链技术装备升级。新技术在封存二氧化碳的同时,还能驱动原油增产。预计未来十年,该项目将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助推原油增产20万吨。
项目负责人介绍,该设施已持续安全运行超过15000小时,最高日注气量达21万立方米,开创了生态保护与能源开发协同推进的新模式。
更大规模的碳封存计划正在推进。中国海油已在广东惠州启动千万吨级碳捕集与封存集群项目,计划收集大亚湾区域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输送至海上封存。同时,公司还规划在渤海和南海分别建设二氧化碳驱油和驱气中心,形成南北协同的CCUS产业布局。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技术持续升级和政策支持完善,我国海上CCUS产业正从示范项目向集群化发展迈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关键支撑,推动能源行业绿色转型,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更多文章
-
中国海上碳封存实现重大突破,年封存能力达十万吨级
我国海洋碳封存技术取得里程碑式进展。9月10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油田碳封存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已突破1亿立方米,相当于植树220万棵的减排效果,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体系全面成熟。作为高含二氧化碳油田,恩平15-1油田若采用常规开发方式,不仅会加剧设备腐蚀风险,还将造成大量温室气
-
2025服贸会文旅展科技感十足,数字技术重塑文化体验新场景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展上,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文化体验。首钢园展区内,425家参展企业集中展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数字技术应用,让观众亲身感受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无限可能。1.沉浸式体验:科技让文化“活”起来展馆内,各类沉浸式体验项目成为最大亮点。故宫九龙壁通过裸眼3D技术“复活”
-
成都携手中兴打造低空经济新高地,5G技术构建智慧空域
随着低空经济被预测为万亿级新兴产业,各大城市正加速布局这一战略性赛道。成都将低空经济列为重点发展产业链,并积极推动示范城市建设。中兴通讯作为全球信息通信技术领军企业,正以其核心技术深度参与成都低空经济生态建设。一、实现产业与企业“双向奔赴”,服务专班迅速搭建面对低空经济的巨大潜力,中兴通讯希望将其技
-
内蒙古乌梁素海启用鸟类智能监测系统,科技助力湿地生态保护
近日,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正式启用鸟类智能识别监测系统。这一“智慧眼”的投用,标志着该区域湿地生态保护进入智能化、精准化管理新阶段,为“塞外明珠”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科技新动能。一、从“靠腿巡”到“电子眼”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是黄河流域重要的草原型湖泊湿地,
-
联想“梦想未来”公益行动落地甘肃漳县,科技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秋意正浓,书香满园。9月10日教师节当天,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联想集团共同组织的“梦想未来”公益项目走进甘肃省漳县盐川学校,为当地孩子带来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梦想未来联萌图书馆”和“梦想未来联萌再生电脑教室”正式揭牌启用。联想联萌会员公益志愿者团队与AI专家一同走进校园,为1600多名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