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智造”新引擎:AI赋能传统家电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 访问量:7

在青岛崂山区的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技术人员正围绕新一代AI感知芯片展开多维度测试,致力于将前沿技术融入日常家电,拓展智能家居的应用边界。

今年六月,该中心孵化的青岛银河边缘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新一代端侧AI感知芯片RC705。与多数依赖云端处理的人工智能方案不同,这款芯片集成了自适应变频算法与本地AI控制能力,可自主制定并执行最优控制策略,显著提升了智能家电与服务机器人的响应速度与可靠性。

“这颗芯片打开了家电智能化的更多可能,”国创中心副总经理桂志辉介绍,“例如让冰箱自动识别食材并调整保鲜策略,洗衣机精准判断衣物材质并选择洗涤方案,抽油烟机通过隔空手势进行操控——这些都正在成为现实。”

当前,人工智能正重塑家电这一传统制造业的底层技术架构。从芯片、传感器,到自主算法与垂域大模型,家电产品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跃迁。国创中心已建成涵盖智能芯片、传感技术、大模型软件等方向的九大开放实验室,并与多家本土家电龙头企业展开合作,推动数智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作为全国家电制造业的高地,青岛汇聚了海尔、海信、澳柯玛等一批知名企业。AI的加持,正不断拓展这些企业的发展空间和产品竞争力。

在澳柯玛的展厅中,一款搭载AI技术的风冷无霜变频冷柜引人注目。该产品通过智能风冷模块与融霜系统,实现自动除霜与均匀送风;其变频压缩机可依据环境温度动态调整制冷强度,维持箱内恒温。此外,澳柯玛还推出多款AI零售设备,如智能售卖柜和绩效监测展示柜,依托“AI视觉+重力感应”双重识别技术,实现了超过99%的商品识别率和三秒内快速结算。

人工智能对家电行业的影响不止于终端产品,更延伸至研发、制造与销售全流程。在海尔上合冰箱互联工厂中,AI调度系统实现了多型号混线生产和原材料精准配送,产能达到传统模式的两倍。在质量检测环节,AI视觉识别将检测精度从0.1毫米提升至0.01毫米,整体效率提高40%。

该厂工艺总监尹冬冬表示,AI构建起人机协同、持续进化的智能制造体系,不仅提升了生产灵活性与可靠性,也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创造了更广阔的创新平台。通过持续的数据训练与模型优化,这座“智能工厂”正不断迈向更高级别的自动化与智慧化。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