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护航青少年心理:2025家校社医协同育人峰会在沪举办
近日,“2025年度学生心理健康与家校社医协同育人座谈交流活动”在上海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主办,鲸倍尔(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以“心育护航,智赋未来”为主题,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前景。
来自教育部、北京市和河北省的教育管理者、心理专家及一线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包括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理事长孙建新、上海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林琛、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党委书记郝玉伟、北京市丰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程忠智等。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李展,作为艺术干预自闭症研究方向的专家,也以联合实验室成员身份参与研讨。
会议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指导,旨在发挥慈善组织的资源整合优势,推动家、校、社会、医疗四方协同的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同时分享“AI护心小屋”等科技应用案例,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
活动中,“人工智能心理健康教育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正式揭牌。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向鲸倍尔(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授牌,并向北京市丰台区教委捐赠总价值600万元的“鲸贝尔・护心小屋”设备。鲸倍尔公司同时捐赠价值100万元的技术服务,用于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鲸贝尔・护心小屋”作为智能心理健康服务终端,整合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协助教师精准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其AI预判对话系统可辅助探索心理问题解决方案,声波振频脑神经干预系统有助于情绪疏导与心理韧性提升,无感情绪感知终端则能在危机发生时第一时间联动家长、学校及24小时干预热线,构建实时防护网络。
鲸倍尔公司表示,未来三年将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策略,在全国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计划覆盖一万所学校,向300个典型场景捐赠设备,并为上万名心理教师提供专业培训,系统提升学校心育服务能力。
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心理大模型在中小学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聚焦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动力。大家一致认为,科技与多方协作的深度融合,将有效激发家校社医协同育人机制潜力,助力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迈向新台阶。
本次会议不仅为心理健康领域专业交流搭建了高层次平台,也对全国学生心理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示范与推动作用。据悉,“学生心理健康与家校社医协同育人促进计划”公益项目将持续开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构建更科学、系统化的青少年心理支持体系。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 我国明确智慧健康发展路径
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共同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智能技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迈进,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水平。这份文件既是技术应用的实施指南,也承载着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意见系统规划了“人工智能+
-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越聪明越利己 合作意愿显著降低
美国顶尖学术机构卡内基梅隆大学近日发布一项引人深思的研究成果:当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显著提升时,其行为模式却呈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该研究显示,拥有复杂推理功能的大模型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协同合作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这种特性可能对团队协作机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系统日趋拟人
-
四川医疗创新成果获殊荣,精准科技提升诊疗水平
一、AI与AR融合实现微米级定位 临床操作迈入智能引导时代在近期举办的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评选中,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田陶然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硬组织穿刺导航系统"荣获最高奖项。该系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光学感应组件实时采集手术数据,借助AR眼镜为医师提供精准的视觉引导
-
陕西布局光子前沿科技 两年瞄准三十余项关键突破
在电磁相互作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光子科技,正与电子技术共同构成现代产业的基石。这种新兴技术在星际光链路、智能成像、基因解析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硬科技峰会光子专场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省正在筹建光子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基地计划引进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