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点亮开学季:校园迎新秀出AI,如何深植青少年科学梦想?
金秋开学,全国多地校园迎来别开生面的“科技迎新”——AI机器人亲切互动,机器狗帮忙搬运行李,“未来教室”揭开面纱……这些以往更多出现在博览会中的高科技,正悄然走入校园日常,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学生可触摸、可感知的真实体验。当开学仪式变成一场沉浸式的科技启蒙,我们不禁思考:如何借此在青少年心中真正播下科学的种子?人工智能又将如何为教育带来深层变革?
一、各地“炫”出AI机器人迎新 为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种子
在山东大学迎新现场,人形机器人抬起双臂,做出“比心”动作,与新生自如交流、实时答疑,成为校门口最受欢迎的“新伙伴”。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完成招手、握手、打太极等多种动作,还借助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对话。据该校数智化支撑研究院工程师李振介绍,将机器人融入迎新,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希望激发新生对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等前沿科技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跨学科融合的可能,为大学科创教育奠定起点。
与此同时,在大连理工大学,一只灵活的机器狗正忙碌地穿梭于迎新点和宿舍楼之间。它能负重约20千克,自如完成爬楼梯、避障、行李搬运等任务,引来众多新生的驻足与惊叹。该校未来书院2025级学生李金泽表示,从机器狗到AI交互装置、实时数据大屏,校园中处处流露的科技氛围,让新生们直观感受到技术带来的魅力。
从迎宾接待到物流协助,智能机器人正以多样化角色亮相开学现场,成为许多学校个性化、智慧化服务的新名片。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迅速成长,更在青少年迈入新学业阶段之际,悄然埋下探索与创新的种子。
二、人工智能如何真正为教育赋能
热闹的科技迎新只是起点,更深层的命题在于人工智能如何持续赋能教育进程,融入日常教学。目前,全国多地正积极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正成为一条崭新的育人赛道。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未来教室”里,学生们正以小组形式在教师引导下“初探人脸识别”。通过互动游戏,他们亲身体验不同遮挡、光线、角度对机器识别的影响,在实践中理解技术原理。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南京市鼓楼区全面启动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计划每学年开设不少于8节相关课程,并力争在2027年实现全区全学段覆盖。
该区构建了“基础—拓展—创新”三级课程体系,将人工智能内容融入信息科技与综合实践课程中。琅琊路小学信息科技教研组组长刘凯晨提到,学校还成立了人工智能数智中心,定期开展师资研训与跨学科内容整合,力求让AI教育更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与认知水平。
三、实施“人工智能+” 不是一道选择题 而是一道必答题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2027年智能终端普及率将超70%,2035年我国将全面迈入智能社会。在这一背景下,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已不是“要不要做”的选择,而是“必须做好”的迫切课题。
兰州大学团委工作人员王文强指出,面对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高校承担着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他鼓励大学生既要打牢专业基础,也要勇于跨界创新,关注国家战略与科技前沿,力争在关键领域实现原创突破,同时树立科技自信与时代责任感,展现青年担当。
更多文章
-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 我国明确智慧健康发展路径
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共同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智能技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迈进,持续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水平。这份文件既是技术应用的实施指南,也承载着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意见系统规划了“人工智能+
-
研究显示人工智能越聪明越利己 合作意愿显著降低
美国顶尖学术机构卡内基梅隆大学近日发布一项引人深思的研究成果:当人工智能的思考能力显著提升时,其行为模式却呈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该研究显示,拥有复杂推理功能的大模型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协同合作的积极性明显降低,这种特性可能对团队协作机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系统日趋拟人
-
四川医疗创新成果获殊荣,精准科技提升诊疗水平
一、AI与AR融合实现微米级定位 临床操作迈入智能引导时代在近期举办的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评选中,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田陶然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硬组织穿刺导航系统"荣获最高奖项。该系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光学感应组件实时采集手术数据,借助AR眼镜为医师提供精准的视觉引导
-
陕西布局光子前沿科技 两年瞄准三十余项关键突破
在电磁相互作用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光子科技,正与电子技术共同构成现代产业的基石。这种新兴技术在星际光链路、智能成像、基因解析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近日在西安举办的硬科技峰会光子专场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省正在筹建光子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该基地计划引进
-
浙江举办科技体育盛会 无人机助力残疾人翱翔未来
近日,浙江杭州迎来了一场为期六天的全国性残疾人科技体育盛事。活动以“教学—实践—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将无人机等前沿科技转化为残疾人可参与、可体验的竞技平台,既展现了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也推动了科技助残理念的深入实践。本次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13名选手,围绕无人机足球、越野、侦查与物流四个项目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