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转型:湖北电网以创新驱动能源绿色变革

发布时间: 访问量:9

9月5日,湖北随州广水市的100%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内,运维人员正运用“人工+无人机”协同的方式,对110千伏虎山能量路由器站进行特殊巡视。这一场景背后,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近年来通过有组织的科研机制,持续推动电网科技能力提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全球能源转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能源电力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重构。面对新机遇与新挑战,国网湖北电力发布并实施《科技登高行动实施方案》,重新构建三级科研体系,聚焦湖北特色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智慧配电网升级及数智技术融合三大方向,以“六张图谱”系统推进核心技术布局与创新流程优化。

不远处的英姿寨、牛脊山、莲花村风电场,成排的风电机组巍然屹立,叶片随风转动,绿色指示灯闪烁不息,实时记录着清洁电力的产生。

构建100%新能源电力系统,必须克服新能源本身所具有的随机性、间歇性与波动性。如何在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的同时,实现对广水超过20万人口的全新能源独立供电?这是一系列技术难题的集中体现。

“十四五”期间,国网湖北电力在广水示范项目中取得多项重大突破:首创极高比例新能源系统构建技术,实现百兆瓦级纯新能源电力系统长时独立运行;攻克近零惯量、低短路比电网的控制难题;研发复杂运行方式下电网安全保护技术,改善传统保护装置在高比例新能源电网中的适应性;并成功研制多项核心装备,推动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自主领先。

该项目先后入选国家能源局“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和五部委“国家重点推广低碳技术目录”,为全国两千多个县域的能源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湖北经验”。相关技术成果已在河北、广西、云南、内蒙古、江西等多地推广,带动了湖北本土产业链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除了技术攻关,国网湖北电力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在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调度等方向加强国际合作,主导或参与制定了17项国际标准,包括《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基础设施监控系统要求》和《低压直流系统-低压直流独立供电系统》等,多项标准填补了该领域国际空白。

“十四五”以来,公司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突破20余项特高压关键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培育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国网系统内首家省级电碳协同重点实验室;一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电网正以扎实的科技实力,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成长,赋能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