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千年古镇:南浔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地标
当人工智能的浪潮涌入江南水乡,一场产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在南浔悄然发生。近日,第三届湖州“浙江大学校友日”与人工智能产业交流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拉开帷幕。借此契机,南浔正式推出以“1个科创中心、1个核心片区、N个应用平台”为架构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并发布了配套政策与专项基金。概念验证中心同步揭牌,多个高质量校友项目完成签约,为区域AI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这场科技与古镇的对话中,南浔的人工智能产业正从政策布局走向实际落地。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到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南浔企业的身影愈发频繁。例如,摩通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奥运机器人”,凭借制作咖啡、面条与鸡尾酒的娴熟技能,在今年7月的大会上吸引了众多目光。该公司负责人齐科宇透露,其产品从算法到机械臂均出自南浔,目前已有上百台设备正在批量生产,即将发往海外。
将前沿技术转化为现实应用,实现技术能力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是南浔近年重点突破的方向。通过出台一系列“人工智能+”政策文件、大力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以AI助推新型工业化,南浔努力将技术赋能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区已引进“人工智能+”产业链项目15个,汇聚8家规模以上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并成功为48家智能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应用覆盖智能质检、流程优化、预测维护和智能客服等多个领域,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
南浔的快速发展,不仅依靠企业单点突破,更得益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2025年4月,浙江省推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设立百亿基金群,并打破“唯论文、唯职称”的传统人才评价模式,更注重技术实战能力与项目经验。作为省级“揭榜挂帅”试点,南浔已在上海、深圳等地建立5处人才科创飞地,总面积达7.78万平方米,为高端人才引进和关键技术攻关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技术不断突破与生态日趋成熟,南浔的机器人产品正逐渐渗透进更多生产与生活场景。
在双林镇北部现代农业产业园,启智林科技的170马力农业机器人正按照预设路径精准耕作,借助卫星与惯性组合导航系统,其行走误差控制在2.5厘米以内,实现了无人化高效作业;
而在千金镇的精敏机械车间内,技术工人正在对一批人形机器人关节部件做最终检测。这些具备微米级精度的关键零件,将供应给宇树科技、海康威视等行业领先企业。
从因“辑里湖丝”享誉世界的文化名镇,到瞄准全球人工智能赛道的新型产业高地,南浔正以人工智能为笔,书写智能制造与传统底蕴交融的新篇章。
更多文章
-
高校算法竞赛低龄化趋势显著,AI浪潮激发新生代参与热情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全国高校算法类竞赛呈现出参赛者年级逐渐下移的新态势。作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程序设计赛事之一,“蓝桥杯”在2025年首次推出面向新生的专项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超800所高校的2.4万名大一学生报名参加。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的一名新生分享了他的经历。他从小学开始学习编程,
-
奇瑞发布十大突破性技术 构建全球汽车产业新高地
2025年10月18日,奇瑞在安徽芜湖正式启动以“科技引领,智造未来”为主题的全球创新盛会,集中呈现了公司在电动智能出行、车联网、人工智能与共享出行等方面的前沿突破。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企业全球化不应仅关注市场扩张速度,更应着眼于长期稳健的发展路径。他表示,奇瑞正致力于构建贯穿新能源、智能驾驶
-
“飞天火箭”腾跃 “智能机甲”劲舞 兰州海亮实验学校科技盛宴点亮少年报国志
10月15日,兰州海亮实验学校运动场迎来一场科技盛事。在“点火”口令中,“探空号”模型火箭呼啸升空,彩伞迎风飘落,该校第二届“明日先锋”信息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整场活动贯通古今、创意纷呈,为师生打造出一场沉浸式的科学探索之旅。一、当敦煌飞天遇见未来科技“瞧!航天员和壁画仙子一同起舞啦!”舞台边簇拥的同学
-
芯片技术迈入“立体集成”时代,突破传统性能瓶颈
近年来,芯片制造行业在持续缩小元件尺寸的过程中,逐渐逼近物理极限。一项创新性研究通过改变芯片结构设计,绕过了长期制约计算能力提升的障碍,为未来电子产品的环保制造开辟了新方向。自上世纪中叶起,提升电子设备性能的主要途径是不断缩小晶体管体积,并在单位面积内集成更多元件。这一技术演进路线曾被业界广泛认同的
-
AI全面赋能“双11”,电商运营与消费体验双升级
年度“双11”购物盛会正式启动,国内各大电商平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在本次活动中扮演多重角色,推动整体效率与服务升级。对商家来说,AI不仅辅助日常运营,更成为提升经营效果的核心工具。天猫平台负责人在近期发布会上指出,人工智能正在为品牌创造新的增长路径。据了解,今年以来,淘宝天猫持续加强人工智能研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