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甘蔗育种,开远打造高产高糖“甜蜜芯”事业
在云南开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正通过基因挖掘与技术创新,全力推动甘蔗品种的改良与产业升级。科研团队从种质资源保护到育种技术突破,为蔗糖产业注入强劲科技动力,助力云南甘蔗品质与产量不断提升。
研究所内建有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占地58亩,保存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甘蔗种质资源6200余份,涵盖热带种、割手密、大茎野生种等重要类型,以及国内外优良品种,资源保有规模位居全球首位。这座“甜蜜基因库”不仅物种多样、属种齐全,更是我国开展甘蔗育种研究和保障种源自主的重要基础。
甘蔗种质资源被视为国家战略资源,是品种选育的核心物质基础。通过对优质基因的深度挖掘与利用,研究人员能够有效改良甘蔗品种,增强其抗逆性和产糖能力,从而实现品种的“升级换代”。
目前,资源圃内的实生苗培育温室中,近十万株实生苗正在生长。经过约两个月的培育,它们将被移栽至大田。凭借科学的育苗技术,这些幼苗在六年以上的选育过程中成活率高达98%,一批有潜力新品种正从中诞生。
研究团队首先从海量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优良亲本,再运用杂交育种技术,将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聚合,培育出既耐旱又高糖的新品种。针对甘蔗开花难题,团队还研发了适用于高原地区的开花诱导技术,显著提高了热带种的成花率。
新建的智能杂交温室等现代化设施,进一步提升了杂交育种的自动化与精准化水平。通过优化光周期调控、补光策略等方法,亲本的孕穗率、开花率和种子发芽率也得到明显提高。
在多项科研专项与生物技术支持下,甘科所构建起高效的种子种业创新体系,并首创了异质复合抗逆高糖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多个突破性甘蔗品种。例如“云蔗081609”,亩产最高可达15.28吨,蔗糖分达20.3%,被誉为“糖王”,成为全球糖分含量极高的甘蔗品种之一。另一品种“云蔗0551”则在旱地表现卓越,创下无灌溉区单产纪录。
目前,“云蔗081609”已成为云南种植面积最大的甘蔗品种,全省覆盖率高达74%,推广速度空前。这些新品种有力支撑了云南甘蔗出糖率连续三年超过13%,在2024-2025榨季更达到13.39%,推动云南蔗糖产业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手握种质“芯片”,甘科所以科技执笔,在红土地上书写着种业振兴的“高分答卷”,正在将“甜蜜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更多文章
-
AI全面赋能“双11”,电商运营与消费体验双升级
年度“双11”购物盛会正式启动,国内各大电商平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在本次活动中扮演多重角色,推动整体效率与服务升级。对商家来说,AI不仅辅助日常运营,更成为提升经营效果的核心工具。天猫平台负责人在近期发布会上指出,人工智能正在为品牌创造新的增长路径。据了解,今年以来,淘宝天猫持续加强人工智能研发,平
-
贵州福泉:坡耕地改良示范田实现增产两成以上
10月12日,贵州大学何腾兵与王小利两位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前往福泉市陆坪镇罗坳村,对当地五百余亩坡耕地玉米示范田开展现场产量测定工作。测产过程中,专家小组随机选取多处田块进行采样。工作人员分别记录植株高度、统计果穗粒数并现场完成称重,全程严格核对各项数据。最终测算显示,采用“生物有机肥+玉米专用智能肥+土
-
探访数博会:硬核科技背后的温情连接
科技究竟是什么?或许它并非遥不可及的数据与代码。在河北石家庄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科技展现出贴近人心的温度。一、讲解机器人:角色代入,互动无界唐山展区内,一台身高近一米七、具备讲解功能的智能机器人成为焦点。它轻轻晃动头部,专注地为观众介绍内容,引来不少人与它握手交流。研发团队代表介绍,
-
天府书展探讨AI赋能康复医学,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在近日举办的天府书展上,一场以“人工智能+康复学进展与趋势”为主题的分享会吸引了众多关注。本次活动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与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共同组织,邀请了来自多家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推动康复医学创新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提供科技支撑。1.“当AI能够读懂患者每一
-
成都投用全国首批粮食气膜仓,科技储粮实现保质降耗
秋收过后,正值粮食入库时节。近日,记者随“筑牢大国粮仓”采访团走进位于四川成都的中央储备粮新津直属库,探访国内首批投入使用的气膜结构粮仓。四座通体雪白、弧形穹顶的巨型仓体引人注目,它们已平稳运行两年,主要用于储存大豆。与传统仓型不同,气膜仓采用三层复合结构:外层为PVDF膜材,具备优异防水性能;中间是聚